第六百七十章 异想

娇术 须弥普普 2380 字 12个月前

胡权听得她说得开头一段,心中着实哭笑不得。

提刑司与转运司皆是令人忙得晕头转向的差事,若是当真能兼任两个差遣不出错,还能做出功绩来,那他治政之能,已是可以排在朝中前五,哪里还需要苦哈哈地在此处熬资历。

然则听得李氏后头一番分析,却忽然觉得妻子说得也有些道理。

自家原只想着避嫌,因是短暂过渡,并不想多花力气在提刑司中,也是怕下一位来接手的觉得自家一心抢功。

然则而今朝中正乱做一团,权臣、重臣们都把精力放在宗室、藩王子嗣身上,近些日子,不管是三大王、四大王,还是各大皇族近枝府邸周遭,连卖清凉饮子、炊饼、凉面的都不晓得翻了多少倍,至于左近新开的茶铺子,更是数不胜数。

有几分手段的都去盯着那一处了,自是没有几个得力的人来盯着后头这一处差遣。

既如此,倒真的有可能会等到这一回三年考功完成之后,才会有新人来接手提刑司。

——倒不如当真先好好把这一处事情做一做,若是能把那提刑司好好管一管,抑或是下头人,不管是顾延章也好,李延章也罢,只要把功劳做出来了,难道还逃得掉他胡权的管束之功么?

如此看来……倒不能像从前那般行事,面子上还是要做到位才行,手下那些个,也要认真管一管,好好分派一回……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

原来正值三载一轮的大考,又因前几年河北多灾,无论蝗、旱、涝都接连而知,京畿之地紧挨着天子,赈济力度自然不同其余州县,无论物资、钱米尽皆调拨充足,以备调拨大名府支用,应付河北。

常平仓一满,这一处仓库与其余府库不同,轻易不会用得到,哪怕每旬查点,只要账面做平了,也容易敷衍过去,自是免不了被人多动心思。其中倒换粮米,挪用官银的事情,亦不可能消弭。俗话说得好,上有定规,下有对策,无论制定出多合理的规法,也一定会有漏洞,只要有漏洞,便会被人钻空子。

常平仓、府库被挪用的故事,惯来十分常见,州官堂而皇之盗用,小吏私下勾结,官吏相护等等,层出不穷,朝中早知其中问题,只是一直没有正视。

直至沧州常平仓被查出粮米差额十七万石,官银差额三百,转运使前往赈灾,欲要开仓放粮,结果发现库房里头空了大半,最后一州上下官员尽皆被查,各有惩处倒是其次,耽搁了赈济,致使饿殍遍野,死伤无数却是再无挽回余地。

沧州常平仓出事之后,政事堂中虑及转运司往往身上差事繁重,转运使更是往往兼管一路,未必有那样多功夫去看顾,而提刑司本身也要纠察本路州军刑狱公事,又要举刺官吏,更有监察财政之权在身,每岁都要去查点封桩钱,便把监察常平仓、府库等事也一同兼在提刑司中,乃是多一双眼睛看着的意思。

这样的差事,做得好了,自然容易出头,可却是极得罪人的事情。

从来有一句古话,叫做夺人钱财,如同杀人父母,更何况这监司之事,并不是简单的夺人钱财。

其余各路提刑司倒也罢了,这京畿之地,能在里头任官的,谁都不晓得后头究竟站着哪一个,又有什么背景,极有可能一个小地方的主簿,家中拐弯抹角,就能搭上朝中某个高官。

这种情况下,如何查,怎么查,查多少,又怎么才能叫被查的人不记恨你,站在被查的人后头那一位记着你的好,同时,还要自家把差事办妥了,叫天子满意,简直是难上加难,比起做好寻常差事,难度高得不是一点半点。

胡权把其中内情同妻子解释了一回,李氏也听得闭了嘴,过了半日,终于还是忍不住问道:“我听得二姐说,那提点京畿刑狱司中不是才上任了一个副使,不过是二十出头的年岁,据说还是圣上钦点……那样的小儿都能做,二姐夫……”

胡权的表情登时变得有些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