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独带兵的,寻常官员也不愿意去。
广南本来就是蛮夷偏僻之地,春夏万物俱生,瘴疠频发,蛇虫鼠蚁均是又钻了出来,本就容易出事。
能当官的,又有哪个是傻子,谁人不知道大战之后,必有大疫,又是在广南这个地界,又遇上春夏之事,便是死上几万人,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一个“疫”字,哪怕是天家也要闻风色变,聪明人都晓得要躲远点。
再一说,便是没有疫情,单单重建州城已是一桩大麻烦。
被交贼屠戮过的州城是什么样子?
十年前的延州便是一个例子。
杨奎吭哧吭哧埋头花了好几年功夫,才渐渐把延州城的架子搭了起来,那一阵子没少同朝中吵着闹着要物资、人力,俱都没有人理会。
杨奎还是是中书门下平章事,官品高、资历深,手握重兵,不但权重,也深得天子信重,饶是这样,还被搞得灰头土脸的,回朝之后,又发现早被范尧臣给踩了一头。
有他做前车之鉴,谁人还敢去试?
再有邕州也不同于延州,延州还勉强能称得上一个近字,邕州那样远,便是朝中有人有心帮忙,也没办法及时配合。
就算侥幸能样样都妥当,帮着将广南的架子给重新搭起来了,可本就没有人愿意过去,万一寻不到合适的人选,将自己就留在那一处了,这又如何是好!
且不说这一厢邕州城中一片凄风苦雨,人人惊慌,家家胆寒,只怕那疫情闹大了,而另一厢,远在京城的垂拱殿中,赵芮却是正埋头批阅奏章。
此时已是傍晚,他拿着一份太医院今日轮值的奉药呈上来的脉案,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
撑过了日日都是煎熬的冬季,外头的枯木终于开始抽枝发芽,万物俱生,望出去不再是白茫茫的一片,而是绿茵茵的。
而随着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吹面不寒,暖风和煦,赵署的身体也慢慢康复。
按着御医的说法,再过上几日,小皇子就可以重回资善堂进学了。
进学不进学的,自然还要再行斟酌,可儿子身体已是大好,却是不争的事实。
赵芮把手上的折子放下,一颗高悬了数个月的心终于又揣回了肚子里。
桌案上的奏章叠得很高,春日正是播种时,一年能不能有个好收成,开头这一下顶顶重要,可清明还未到,已是许多地方都报了旱,河北这个粮仓居然还夹着蝗。
江南东路上了折子要钱,闹着修堤坝,西边的藩部蠢蠢欲动,秦凤路接连上了好几封急报,请朝中调兵镇守。
荆湖南路伸手要钱、广东东路伸手要钱,秦凤路伸手要兵,广南也伸手要兵,户部却日日在他面前哭穷,又有枢密院把东西南北数了一遍,只说处处的兵力都有用,挪不出来一个得闲的。
明明做了许多年的皇帝,也知道偌大一个国朝,绝不会有一时是安稳太平的,总有这一处、那一处会出问题,理智上,自己应当抓大放小,不要总被事情牵着鼻子走,可赵芮还是做不到把这些事情等闲相待,只要听到哪一处又如何了,他晚间就会睡不好,饭也吃不好。
面前的折子上都贴着红色的纸条,说明桩桩都是急事,可赵芮收起了儿子的脉案之后,却没有动那厚厚的一沓奏章,而是伸出手去,取过了右上角单独排开来的、自己已是看过一回的几份奏报。
他翻开了第一本。
这是一份都钤辖梁言葆的折子,上面写着自己已经点兵完毕,正带兵急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