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娘复又道:“有一桩事情……你也晓得我那弟弟一心下场,整个人心中全是经义,读书都要读傻了,什么旁的事情也不放在心上,他人又勤力,脑子也不像旁人总想些乱七八糟的,只干干净净,白天夜晚都在学,等着来年下场——我这姐姐其余忙帮不上,只想问一问,当日顾官人科考,可是有什么巧宗?”
季清菱随意答了几句,都是些没油没盐的套话。
李萍娘却是做出如获至宝的样子,连忙道:“我先记得下来,等到回头同三弟说一回,若是他有什么不知道的,还要劳烦你帮着细细解释一回。”
季清菱不置可否,只同她又闲话了几句,才状似无意地问道:“听得说从京城贩酒去桂州,邕州,得利甚多,不知有无此事?”
李萍娘摇头道:“怕是胡说的,桂州自有三花酒好卖,若是自京城运酒过去,路上商税都要收好几重,再如何兑水,也比不过它当地的成本低……至于邕州,往日倒是能搭着茶叶、布匹走两回,如今这般形势,哪里还能去得,那一处的买卖已是全数停了。”
又说了些李家做的生意,夸了夸她那三弟日常如何品性高洁,一心向学云云。
李萍娘说着无心,季清菱却听者有意。
她本以为李家是见顾延章在邕州平叛,又手中有着转运之权,想要借着他的手,一来跟平叛军做些买卖,二来也在当地把生意搭起来,是以特意递了梯子过去,谁料到竟引出了李萍娘这样一番话。
吉州、抚州两处的广信叛军去的是广源州,离邕州还有那样远的距离,再如何打得厉害,绝不会波及得到,哪里又至于用上“这般形势”的说法,更不至于会要将所有买卖“全数停了”。
她知道定是难从李萍娘口中得什么准话,将人送走之后,转头便特把秋露找了过来,嘱咐了半日,将她派了出去。
只过了个把时辰,秋露已是转了回来,她不待门口小丫头通传,一路小跑着冲进了屋子,到得季清菱跟前,一脸惶惶然地道:“夫人,听得京中传言,交趾连下了钦州、廉州,如今三十万大军,正围城邕州……”
季清菱同李家打过的交道并不多,与李程韦更是只见过寥寥两回而已,却不妨碍她对此人印象极深。
头一次是与张璧二人在李家的珍宝阁中那一回交集,李程韦能言善道,进退得宜,是个典型的商人;第二回则是去张家园子赴宴,席间对方提起从前季父对他的救命之恩,万分唏嘘,又是感怀旧事,又是绸缪将来,带着妻子并女儿对季清菱百般体贴,千般照顾。
那一副执意报恩、万分后悔的表现,实是把戏唱出了九曲十八弯,只要将衣裳一脱,便能上得台去,腆着肚子演那“负荆请罪”的廉颇。
李程韦是个聪明人,他虽然一心想要借着季清菱的手结交张待一家,再与顾延章拉上关系,可无论表也好,里也好,全数都不会透露出来。
然而李萍娘却又不同。
她虽然也是个商家女,也嫁人生子过,算得上有些经历,可同她父亲比起来,实在是差上了十万八千里,纵然说话努力打了许多个弯弯绕绕,到底缺了几分火候,其中深意只要仔细留意了,认真想一想,便能叫得人悟出来。
季清菱越看越是狐疑。
顾家在延州的产业早已对外宣称全数献出,纵然有些祭田、老宅,却并不是什么打眼的,再一说,就算依旧藏着滔天富贵,又同李家有什么关系?
李家虽是巨贾,也有些根基,可若说想要强夺一个七品朝官的家业,简直是痴人说梦。
况且李家自己也有钱,酒水生意也好,马匹、茶叶、布匹生意也罢,都能叫李程韦赚得盆满钵满,此刻他一心想要黏上来,其实多半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一是看重张家那一条线,二是看顾延章将来的发展。
如今顾延章的差遣远在广南,少说也要过上半年才能回京,按理说,李程韦当一心追着季清菱去攀附张待一家,却不该把心思放在顾家这一处才是。
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会让李家觉得顾家竟是比张待一家更有价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