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天崩地裂(三)

夺鼎1617 猛将如云 5414 字 9个月前

熟读历代史书,并且几乎带兵走遍了大明江北各地的洪承畴,自然是对洪都战役在明朝开国历史阶段的意义了然于心。如果说一座洪都城能够以万余兵马拖住陈友谅六十万大军,那么,鲁南、登莱、江淮之间的大小城池数百座,又能拖住清军多久?

时间不属于大清!

“王爷,独孤将军说得有道理。”洪承畴率先出来给独孤寒江站台了。

“洪先生怎么看?”多铎也收起了那份怒气,虚心向洪承畴发问。进关之后,洪承畴就是咱们的领路人。这是黄太吉在世时的话,对此,多尔衮和多铎兄弟都是很服气的。进关后,洪承畴的一系列手段,让他们看得眼花缭乱,但是,各处望风而降的官吏将领们,带来的城池百姓兵马府库,也让他们看到了带路党的巨大用处。

“王爷,军情奏报,眼下梁国公兵马主要是两个方向。一是沿江而上,同李闯所部兵马东西夹击左良玉部。二是以数个警备旅北上,弹压江北各镇兵马。若是我军拘泥于鲁南江淮各地,与临清侯夫人一城一地的争夺,势必迁延日久耗费巨大。须知,临清侯夫人背后是整个南中,可以源源不断的为她提供粮草火药,甚至兵员都可以从海上运来。我军虽然不缺精兵强将,奈何黄河以北灾祸连年,粮食歉收,军粮征集不易。”

“若是被梁国公利用这段时间,西面消灭了左良玉,江北整编了刘良佐等人的兵马,那么,朝中与他为敌作对的东林众人,势必日暮途穷,不敢在朝堂上与其对抗。梁国公威权在手,钱粮丰足,又整顿了明国兵马,兵多将广,再无掣肘之事。王爷。您请想想看,单单江南各地的钱粮兵马,便足以同我军对耗了。”

多铎心中一凛,他有些紧张的注视着洪承畴:“洪先生,是不是就像是曹操杀了国舅董承、国丈伏完之后汉室朝廷的状态?或者是司马懿搞了高平陵之变,夺了曹爽兵权,之后魏主政归司马氏一样,他李守汉大权独揽,朝中再无与他分庭抗礼之人,他便可以集中全幅精神来对抗我大清?”

多铎和其他的八旗满洲亲贵一样,对于中原的典籍文化知识,大多来自于一部三国演义。他所说的,曹操杀董承、伏完,司马懿诛杀曹氏宗亲,夺取最后的权力,都是从三国演义当中看来的。当然,作为八旗满洲亲贵,多铎也看了许多经历了许多八旗内部争权夺利的血腥过程。不久之前,他更是操刀参与了诛杀肃亲王豪格的行动。

不过,八旗亲贵们有这样一点好处,内部不合争斗是内部的事,一旦有事,还是全部精力拿来对敌。完全不像是明军一样,唯恐自己的政敌立了功劳,让自己处于被动局面。

见洪承畴缓缓的点了点头,多铎也是微微努力笑了一下,强自压住内心的波澜起伏,示意独孤寒江继续说下去。

“主子,我们面对的敌我形势,便如一柄老虎钳子。东西两路的鹿玛红、李自成,是两个钳子头,而江南的梁国公李守汉,则是这柄老虎钳子的轴儿。你随便打哪一边,都会遭到这柄钳子的挤压咬合,最后被他夹在当中,挤死。”

“这三部兵马表面上看似两家,实际上是一家。李自成军中,火铳火炮等武器不能自产,粮草火药弹丸更是消耗巨大,都要仰仗梁国公的水路接济。这也就是为啥两家要合力干掉了左良玉的原因之一。而鹿玛红所部除了武器弹药被服之外,粮草军饷也都是要靠李守汉海路的接济。因此统一天下的关键,不在于把李自成和鹿玛红打得多惨,取得多大的战果。而在于能否击溃李守汉,不要说打败他,至少也要把他从江南赶出去,赶得他离长江越远越好。不然,就算你把李自成和鹿玛红打败一百次,有李守汉在后不惜血本的给他们粮草军饷器械的支持,他们也能第一百零一次重整旗鼓。而只要击败了李守汉,那只需要一次就够了,我们就能一统天下。”

在场的将领官员们再次安静了下来。不得不承认,独孤寒江的一番分析,要比他们的战略布局高明了许多。但是,却没有说该当如何行事。

“独孤梅勒,罗某有一事不明,望乞赐教。”

“抚台大人请讲便是。”

“我军若是南下打李守汉,该当如何行事?”

这就将战略行动方案,具体提到了战役计划层面上来了。你说咱们应该南下打李守汉,一战解决战略困局,那么,你说,咱们该怎么打这一战?

“直前冲击,略流贼,舍沂蒙,专意金陵。”独孤寒江斩钉截铁的说出了这十四个字的方针。

“愿闻其详。”

“其实说穿了一文不值。便是效仿当年燕王朱棣的旧路,不管山东,不管沿途的城池,直扑金陵。他就是用了这样的手段,一举扭转了始终被他侄儿子压着打的局面。不然,就算是建文帝手下人都是草包,但是,以全国的兵力财力来对付区区北平一地,耗也耗死他了。所以,只要我们杀到了镇江扬州一带,基本上就包赢不输了。”

“扯淡!”

众人正听得津津有味,准备继续听独孤寒江说下去。突然间,多铎暴雷也似的发出了一声怒吼,顿时让人们激灵一下。不知道这位素来有着暴虐、悍勇、荒唐等等诸多标签的王爷,又要怎么样了。

“这半天就听你在这里胡扯八道了!搅闹了军机大事!算了!够了!你们这帮狗奴才都给本王滚出去!”

几乎所有的人,都乐意见到独孤寒江吃了这个瘪子。“该!哪个要你来出这场风头!指责咱们这个也不是,那个也不是!天底下就你一个能人?这下怎么样,惹恼了王爷了吧?该!这下,不用咱们动手,王爷替咱们出手、出气了!”

独孤寒江今天的行为,便恰恰是有如《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死啦死啦,在军事会议上用沙盘推演来给他的师长和同袍们当头一记闷棍一样,一举摧毁所有人的信心,但是也给自己招来了了最多的仇恨,全部来自自己人。所有人看他都用一种古怪的忿恨眼神看着他。

独孤寒江倒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在他看来,和这群傻逼生气,是一件很是有损身份,丢面子的事。大家都是奴才,我为什么要和你们这群傻瓜搞好关系?我只要巴结好了主子一个人就是了。

于是,他自顾自的回到自己的住处,更衣、洗脸,让手下人准备饭菜。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刚刚洗过手脸,正准备吃饭,门口脚步声响,多铎的巴牙喇纛章京亲自领人冲到了他的住处。

“王爷传你过去。”巴牙喇纛章京脸上看不出一点好恶神情,一张圆脸上,肌肉绷得紧紧的,仿佛刀都砍不进去。

“大人,主子没有说什么事?”独孤寒江可以对别人眼高于顶,甚至是用鼻孔看他们,那是因为这些人许多都是他的手下败将。但是,对于眼前的巴牙喇纛章京他却是十分客气。原因嘛,也很简单。一来,巴牙喇纛章京是多铎身边最亲近的人,而且,职位按照八旗制度,也是可以使用织金龙纛的人物,职权可见一斑。二来,能够担任这个职务的人,都是能打的很。独孤寒江虽然很傲,但是,只瞧不起那些本事不如他的人。对于有本事的人,还是很客气的。

“没说。快点走!”

一个亲兵也不曾带,独孤寒江几乎是被几个巴牙喇兵连拉带拽的上了马,往周王府而来。一路上,独孤寒江不住的犯嘀咕,心说不会大清这里也玩什么摔杯为号吧?但是既然人家让你去,你也没法不去,所以独孤寒江只好跟随这位巴牙喇纛章京去见多铎。

龙生九子各不相同。黄太吉的住处,往往罗列着诸如《洪武宝训》、《史记》,《汉书》之类的中原典籍。这些书籍是他建里弘文院后,令宁完我为弘文院总裁,高鸿中,鲍承先、范文程等人一起,译纂洪武宝训小大明会典诸大明典籍,完善制度,对清国的国家化,起了重要作用。

而多尔衮的住处,往往是《孙子兵法》、《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籍与盔甲兵器并列,书橱里更是藏着收支账册,随时掌握着旗内府中的财务收支情形。

眼下多铎的这个由原先周王的寝宫改造来的住处,则是另外一个风格。

呲铁钢打造的上好刀剑,上了油,被包衣擦拭的亮光光的胸甲,铁甲,几支火铳,长短不一,摆在木架上。木架上,赭红色的牛皮子药弹带依次摆在火铳旁边,鼓鼓囊囊的子药袋,让人看了不由得咽了一下口水。

“乖乖的!火铳,马铳,短火铳,双筒马铳,样样都有。这位主子也是个人物啊!”如果让独孤寒江看到木架下面的那几枚马尾手榴弹,只怕他就更是一番言语了。

除了这些甲胄兵器火器之外,令独孤寒江啧啧称奇的,则是进出多铎寝宫的那些女人。大人物的内宅内帐有各式各样的女人出入,这种情形在独孤寒江看来再正常不过。不管是已经死了许久的罗汝才,还是眼下正在走背字的李自成,亦或是那位梁国公父子,哪个不是有着各式各样的美女以充下陈?没有才是不正常的!

可是,这位扬威大将军、和硕豫亲王多铎的口味,似乎和别人都不太一样。

独孤寒江见过的大人物也不算是少了,不管是大顺的还是原先大明朝后来又是大顺朝转眼又是大清朝的。这些人,包括独孤寒江自己在内,屋子里的女人,不管是怎么弄来的抢来的买来的,大多是妙龄少女,至多是新婚少妇。

可是多铎寝宫内出出进进的女人,却大多是二十多岁的女人。(明代早婚,二十多的女人,已经可以算是熟女了。)更有几个满头珠翠的,看上去已经三十多岁了。

对于多铎的口味,独孤寒江不敢多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