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双全状元郎

至于燕国,虽然国富民强,但单论军队作战实力,与西北晋国、东北周国两国的彪军悍马相比,逊色了着实不止一点半点。这几十年的太平盛世、边关无患,可以说三分在于人为,却有七分是仰赖天险。而燕国与齐国接壤之境并无天险阻隔,因此,一旦晋国逐步吞并卫、齐,就相当于将燕国整个暴露在了晋国四处征伐的铁蹄之下。

所谓唇亡齿寒,燕国必须保齐,甚至是合纵连横,联合齐、楚、吴三国,协同卫国抵抗晋国的进一步军事行动。

但所谓合纵连横,齐、楚、燕、吴四国毕竟不是一体,难免有人会觉得事不关己,不肯精诚合作。比如说远离晋国铁爪、地理位置几乎与燕国同样优越的吴国。

与其任其置身事外、作壁上观,不如收归己用、扩充国力。

当然,如果愿意赌一把,楚国都城晗阳距离燕楚边境那么近,不妨趁着晋国还在休整阶段直接出兵楚国,若能一举攻下,身后的吴国不足为惧,继而攻齐,则可与晋、周两国围绕着卫国成三国鼎立之势。届时吴国已成燕国囊中之物,随时可取。

常乐认真听着,不时点头称是。但听到这里,虽然也微微颔了颔首,心底却陡然一凛——丞相虽然看着温文儒雅,胸中志向却可气吞山河啊。连楚国的注意都敢打?!那可是……

“当然,此举风险极大。楚国亦与晋国接壤,大燕出兵楚国,晋国不可能坐视不理。而且素来听闻楚国士兵十分英勇顽强,客场作战,很可能会令我大燕军队深陷泥沼。若届时周国悍然出兵直逼北疆,则我大燕亡矣。所以此举,实乃极端情况下的备选之策罢了。”柳如风道。

常乐暗暗松了口气,颔首道,“爱卿所言在理。只是……”

柳如风等了片刻,见小皇帝只是倚在栏边,侧头望着不远处的湖水,满目忧郁,遂问道,“只是?”

小皇帝又沉默了片刻,方道,“一统天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呵。”小皇帝无奈一笑,悲天悯人,“当真要用四处征战带来的流血漂橹、皑皑白骨,为朕筑起这桩不世功勋?”

柳如风一时语塞。

“爱卿,朕知晓自己只是一个很平庸的人,若是没有爱卿与王爷辅佐,先皇创下的这片盛世江山,怕是已在朕的手中风雨飘摇了。”

“皇上!您知人善任……”

小皇帝微微笑着摆摆手,表示“你不用夸朕,朕什么样,朕自己清楚”。“爱卿,朕自认没有统治四海之才能,单是一个燕国,还要全仗你和王爷。七国地域广阔,各国风土人情、语言货币均不相同,所谓‘江山一统’,不过是‘统一’最初的一步。那之后的改法改制、协调调度,乃至为了强化统治而不得不采取的高压政策……才是朕心头所畏。大燕如今海清河宴、民生餍足,北有长城、西有天险,即便有外敌来犯,无需死伤太多士兵,借助天险即可大获全胜。朕……实在不想将大燕推入战争的熔炉,看着自己的子民流血流汗、民不聊生啊。”

柳如风愣怔了片刻,道,“皇上,此言差矣!若非晋国野心昭昭、周国仿效,致使七国形势千钧一发,臣与王爷又怎会进言攻吴?何况如今楚国亦对吴国虎视眈眈,如果我们不尽快采取行动,那不是作壁上观、而是坐以待毙啊皇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战争伤亡乃是在所难免!若是皇上不忍那千百士兵的性命,来日葬送的便是我大燕万千子民啊皇上!”

常乐抬头看他,“那若是……举国投降呢?”

柳如风蓦然睁大双眼,满眼的不可置信,如遇雷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