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双全状元郎

所以说,“恋爱中的人,智商为零”,此话不无道理。

丞相觐见。双方“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爱卿平身”如此这般地寒暄了一番,柳如风又询问了一下小皇帝的龙体康复情况,开始进入正题——

“皇上,如臣昨日呈上奏折所述,晋国已经吞并了西部五国中的最后一国、夏,其志昭昭……”

“哦~”常乐接话道,“丞相的奏折朕已经看了。朕倒不认为晋有统一天下的雄心。虽然那陈、梁、明、金、夏,与我燕、楚、齐、吴、卫、晋、周并称‘九州十二国’,可夏等西部五国本就地广人稀,地处内陆,缺少水源,干旱之灾频发,不是听说常年有五国难民逃往晋国吗?顺势而为罢了。丞相所虑,未免杞人忧天了罢?”

开玩笑,常乐的任务就是让大燕按时亡国,不给晋国一统天下找麻烦,而丞相竟然上书,说朝堂合议后,群臣一致认为应当先下手为强、攻下邻国吴国!这等大事,就算崩了原主不问朝政的人设,常乐也不能不挡啊!

然而他这一挡,柳如风和慕容环就不由得同时惊异。

慕容瑾继承皇位两年来,极少发表政见。不过若是用“昏庸无能”四个字来评价慕容瑾,倒真是委屈了他。朝臣的意见他都会认真听取,并且完全不会表现出丝毫的不耐烦之态,听完所有意见后,便会再问过柳如风和慕容环的意见,最后抛出一句,“那便听丞相和九王爷的”。若是柳如风和慕容环意见相左,慕容瑾则会要求“统一你二人意见后,再来呈报于朕”。

或许应该说,慕容瑾可能没有分析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但是身为一国之君的极其重要的能力——领导能力,他还是运用得很好的。

那上次听到小皇帝有自己意见,是什么时候的事儿来着?柳如风看了立在一旁的慕容环一眼,二人都有些想不起来。

尤其是慕容环,加上刚才的事儿,他现在确定,今天的小皇帝,有点儿奇怪。可怎么个奇怪法儿,他还是不太讲得出来。

“皇上,若当真是‘顺势而为’,晋国便不会如此勤于变法改制、缴税征兵。而且近年来,晋国一直派兵骚扰卫国边境,蚕食鲸吞。卫国乃中原要塞,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如今国土却已被晋国蚕食去近乎三分之一。臣以为,晋国下一个目标就是卫国!待吞并卫国后,晋国必会对我东部五国展开下一步的军事行动!臣认为,应提早防范。”柳如风道。

常乐还想再挣扎一下,“丞相也道是‘防范’,那又何必‘出征’呢?以我大燕目前的兵力,保家卫国绰绰有余,何况还有王兄这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将领。再说我大燕与晋国之间尚且隔着齐、楚、周、卫四国,接壤之处,北有万里长城,西有崇山峻岭,东南临海而无丝毫后顾之忧,实乃易守难攻之宝地。而这战事一起,势必劳民伤财、令无数士兵枉送性命呐……”

柳如风愈发觉得古怪,小皇帝执政以来,何时否定过他和九王爷的意见?竟还说得如此头头是道?

见二人不语,常乐急忙又道,“此外,虽说吴国兵力稍逊,但从地理位置上而言,我大燕与吴国的边境乃是太虚山脉,于我大燕而言,此道天险实为天然屏障,于它吴国而言,又何尝不是呢?

“反倒是与吴国接壤的楚国,两国间的国境线很长,且没有天险阻隔,以楚国目前兵力,足以碾压吴国长驱直入。只是目前吴国对楚国没有什么威胁,而楚国忌惮正在扩张的晋国,将大部分兵力压在楚晋边境线上。

“现在,晋国刚刚结束对夏国的争战,短期内还需要休养生息,理论上而言,不会对实力较强的楚国发动硬攻。所以,如果若我们先动,楚国势必会将我大燕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朕实在是怕楚国会直接掉转矛头直接攻向我大燕哪。又或者,我们攻打吴国,却是为楚国吞并吴国做了嫁衣。

“何况,现在不止晋国,北方的周国亦是蠢蠢欲动,且周国与我大燕的接壤线那般辽阔,朕实在是怕王兄带兵去了吴国后,周国会趁我大燕国内空虚、趁机而入哇。”

说完巨长的一通理论分析,常乐看着满脸惊异地盯着自己的柳如风和慕容环,内心里泪流满面——人设崩成渣了。要是这都不能阻止他们去攻打吴国……

那也得硬着头皮把任务做下去!因为公司不允许死遁!公司只允许员工在因其他原因身亡的情况下脱离任务。自杀逃离任务世界,会被关小黑屋!

“皇上。”慕容环道,“首先,我大燕长治久安已达四十七年,期间不断轻徭薄赋,即便如此,仍旧国库充盈。对吴一战,臣认为二十万兵马足矣,其所需粮草兵饷,国库足以担负,并不会对百姓生产造成太大压力。所以,劳民伤财的顾虑,并不存在。

“其次,对吴之战,水攻可破。我大燕水军骁勇善战,作战能力并不逊于陆军。若是开战,臣有信心在一个月内攻下吴国献与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