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正迎来草长莺飞的初夏时节。真个是风如酒、柳如烟,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如此良辰美景,岂能错过!
“隆昌,随朕去趟花府。”
常乐承认自己有点作死,但他非得现在去不可。听闻不出三日,花美人便可拆了夹板下地走动。所以他一定要趁此时前往花府亲自探望,以示诚意——皇帝自己尚且重伤未愈,甫一下床,便亲身前往探望臣子,这是多么深厚的隆恩呐!传出去简直就是美谈佳话!而花美人如今尚且行动不便,说不定就能让常乐找到机会,吃吃豆腐。
说起来,短短两年内,花瑜被慕容瑾从一个官阶正七品的编修破格提拔为官阶正三品的侍郎的事儿,为什么没让慕容环和满朝文武不满,自然是因为挑起这事儿的不是慕容瑾。
而是丞相柳如风。
也就是说,究其根本,是因为花瑜自己有这个本事。
其出类拔萃的才能让柳如风深感将其安排在翰林院做个编修是屈了才。是时一个京县知县马上就要升迁,出现了职务空缺,柳如风遂上书皇帝请求安排花瑜去填补空缺,历练历练,若是作出政绩,便可名正言顺地提拔。
与此同时,苏省正闹洪涝之灾,前一任通判中饱私囊搞得民不聊生,已被召回京师收监待审,新一任通判还未定下人选。柳如风的奏折一上来,慕容瑾就直接把花瑜顺水推舟地推过去做了苏省通判,正六品。
半年,花瑜将民不聊生的苏省治理得井井有条,柳如风上书请求皇帝予以表彰,慕容瑾便又顺水推舟将花瑜直接提为了苏省知府,从四品。
总之就这么一来二去,不到两年的功夫,花瑜直接从正七品飙升为了正三品。
起初柳如风只是以为小皇帝信任自己,任人唯贤,可等到小皇帝突然一纸调令将花瑜“提”为宫廷近侍的“侍郎”时,柳如风才如梦初醒。这官衔品阶虽然升了,可一个宫廷近侍,对于满心抱负的儒生而言,便是失了用武之地。
小皇帝哪里是什么“任人唯贤”,根本就是“见色起意”。
柳如风三番四次地上书奏表,讲明朝中还有更适合花侍郎的职位,可都被小皇帝扣下,没有任何回信。紧接着,就出了这么一档子强迫未遂的事儿。
常乐这边虽然事先做了各种打点,还写了手信,美人也客客气气地回了,可美人心里到底是怎么想,还是要见了面,才能探知一二。
花府虽然称不上气派,但也是三进式的大宅院。贴身护卫代为上前叩了门,片刻后大门拉开,一个与小皇帝年纪相仿的少年探出头来。
因常乐是常服出游,开门的少年并不识得来人,可他认得隆昌亮出的那块金镶玉,当即大惊失色,跪下便拜。常乐制止他,轻轻摆摆手,命其他两名贴身护卫留守门外,只带着近卫长,对少年道,“你家主子现在何处,带朕去见。”
少年只是一个看门小童,按规矩,是没资格直接引荐来人去见自家主子的。可如今皇上金口,他只能硬着头皮在前边带路。
一行四人穿过雕梁画栋的游廊时,花府管事远远看到了。本想唤住那小童斥责无礼,可管事到底是个有眼力见的,稍一思考,便知这看门小童不至于肆意破坏府中规矩,且这来访三人气质不凡,尤其是前边那位公子,虽然看着柔弱,却贵胄之气天成,想来必是京中有头有脸的大人物。
可若是谁家老爷,总该传唤一声才是。莫非……
是了是了!听闻深宫中的那位今年不过十七,正是与到访公子一般的舞象之年。且前一阵自宫中送来的佳品可谓车载斗量,如今那位亲自到访,也不足为奇。
管事思及此处,大惊失色,当即脚下生风,寻了另一条路去知会自家主子了。
且说那看门小童,平日里也就待在外院,若是有客来访,都是层层上报,何时踏入过内院?别说找自家主子,哪间房是做什么的,他都不清楚,只得沿途遇人便问。有些等级比看门小童高的下人也想申斥几句怎生如此不懂规矩,可见了看门小童身后的那三位,便似神威千钧压顶,不敢多言,只是指了路便退开了。
看门小童紧张得满头大汗,好不容易将三人引至花瑜的卧房外,却发现主子不在房内。原本觉得终于可以松口气的小童闻讯差点没一口气把自己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