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最近村里常有陌生人出入。”王珏知道王思源想告诉她什么,这孩子猴精。
王珏状似不在意地回答:“咱们又没做什么亏心事儿,不怕人查。”又接着嘱咐道:“那些刚买回的奴仆虽然是细心挑选,也得多观察一阵。咱们家底子薄,规矩更要立得明白些。”
王珏已经住进官道附近的宅子,所用奴仆也与王宝金他们分开。她想着,二哥毕竟是一家之主,如果什么都代劳便是害了他。有自己在旁边提醒,再有王思源帮忙出主意,二哥应该能尽快适应现在的生活。
“是,侄儿明白了。书屋快要完工,我过去看看牌匾做得怎么样了。”
孺子可教也!王珏看到王思源进退有度的举止,在心里暗暗赞叹。仅仅是两个月闲暇时间的教导就能有这么大进步,这其中悟性、情商缺一不可。
王思源出去后,王珏开始闭目回忆她的三次长安之行。
第一次去长安有边关士兵跟随,从衙门出来后并未感觉到有人尾随。
第二次去卖物时,有好几路人尾随,手段优劣程度各不相同。第三次买奴仆,跟踪之人段数明显更高。那次恰巧遇到卖木材的商人,王珏在其中发现几棵橡胶树,他们混在商队中出城,这才甩掉跟踪者。
没想到当晚就有陌生人借故出现在村里,那对方八九不离十是朝廷的人,只有他们才能快速拿到奴仆肆的留档。似逗比掌柜那种商户,可没有这么大能耐。王珏回忆了一下自己报案时的说辞,除了程咬金的乱入并未发现任何问题,这才放心。
可能是之前撒网钓来的人,也可能是因为让大侄儿给程咬金送纸,圣上开始关注她。不怕被关注,这正是她所期待。
起初王珏之所以甩掉那些跟踪,是不确定那些人都是什么来路。王珏怕自己还没发展起来就遇到霸道世家,或者灭门知县。也是因为这番考虑,才比计划的时间提前给程咬金送纸。
王珏脑洞开得再大,也想不到被她称为逗比的李牧替皇后开店,毕竟古代君臣都讲究不与民争利。既然如此,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贤后怎么开起了珠宝店呢?
这事儿源于几个月前发生的渭水之盟事件。颉利可汗听说李世民干掉了他大哥和一干侄儿,软禁了他老爹,特意带了10万众过来庆贺(打劫)。要说李世民也是个苦逼货,好不容易篡位成功,屁股下的椅子还没坐稳呢,就遇到这种糟心事儿。他本来就不富,花用的都是前朝留下的东西。为了稳定政局,几乎掏空了国库喂强盗,就差把裤衩也脱给人家了。
长孙皇后贤惠啊!看看自己不到脚面的裙子,再看看漏雨的宫殿,果断下海。
大唐乡亲们都不傻,知道老板大老婆开店,家家去捧场,这才有了金玉坊的火爆生意。
当然,这种上层人士间的互动,目前不是王珏能知道的。
王珏把这些琐事扔开。伸个懒腰,继续奋笔疾书。
两个多月来,王珏已经先后默写出《礼记》、《左传》、《诗经》、《周礼》、《仪礼》、《周易》、《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说文》、《字林》、《汉书》、《后汉书》、《老子》、《庄子》、《列子》这17本书。王宝金和王思源闲暇时也帮忙抄录,如今有的书已不止一册,但是与即将到来的人群相比肯定不够用。只能等书生们过来后,让大家一起抄了。
得知书屋内免费读书,村民们热情地帮忙准备了书架、案榻。待王珏入内查看时,一切已经井井有条。吴村长跟在她身旁略忐忑地问道:“这炉子我们真的可以自行制造出售?”
王珏微笑着安抚道:“自然,您在书屋外等着登记收费就好,我自会安排仆从推销此物。”
“那感情好,托你的福,这两月村民们帮忙建宅子已经有了额外收入。若能再多一项收入,日子会比往常好过很多。”
瞧着吴村长一脸感叹,王珏接着启发道:“您觉得书屋开放后来人会有多少?此处往来长安路途不算近,再加上长安住宿花费颇多,书生们来此又要在何处吃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