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家藏古董珍玩的,往往是“成分”不好的,不光有人去砸去毁,为了避货,往往是自己的动手!下水道里捡到什么金饰玉件的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而大件的瓷器,还有不好处理的字画,都是砸了,烧了。
孙中原曾经听徐北武说过,当时有的人家砸东西能砸一晚上,有的人家烧字画烧了好几个小时,附近的人还以为着火了,提着水桶就砸门。
那十年毁掉的东西,如今的拍卖会与之相比,简直就是小儿科。
能用“挂袍”的方式把东西保护起来,那就是胆子大的。
不过,这件挂绿袍的琮式瓶,还带着些许土层,说明还被埋起来过,现在才重见天日。
这样见不到真面目的东西,实在是不好判断了。从南宋到清代,跨度近千年,从官窑到民窑,都曾烧制过琮式瓶。这里面的价值差距大了!
比如,如果是南宋官窑的琮式瓶,轻轻松松过千万,如果是清代民窑的琮式瓶,做工粗陋的话,可能都过不了千。
一看这么一件东西,那个有点儿咋呼的络腮胡子,直接开口道,“老陆,今儿这席,还有不说什么馅儿的包子嘛?”
老陆微微一笑,“庄家没清理,我也没办法,合不合口的,看各位的眼力了。”
这其实压根就不是有没有眼力的事儿,这琮式瓶刷了绿漆,再有眼力也没法看。
本来,唯一能看的,就是从瓶口看看里面的胎质情况,结果这瓶子还被埋过,瓶里也挂满了土。
不过,众人也没法反驳,这吃席本来就不是光明正大的事儿,而且你要是觉得看不透,可以不买嘛!
再一点,庄家到手之后,不加清理,原封不动,也是一种态度,上的就是原生态的货!从道理上来讲,能清理,就能作假!
虽然吃席的东西,也常有假货,但不是庄家作假。庄家到手就是如此,真假自断!
络腮胡说出的众人的心声,稍加观望之后,所有人都先回去坐下了。
除了孙中原。
不要说挂袍了,玩个隔板猜物他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