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百姓的军队

逍遥侯 大司空 2437 字 7个月前

“那好,奉上谕,我部除必要的战斗留守部队之外,全员带上工兵铲、麻袋和锄头,开赴城北,协助官府差役和住家的老百姓,挖沟开渠排水,争取将城中的渍水迅速排空……都听清楚了么?”

“听清楚了!”

“好,全体都有,听我口令,从乙营开始,依次列队出发,开拔!”

随着宋云祥的一声令下,已经超过了两万人的第五军,除了留下甲营的老部队看家之外,几乎倾巢出动,浩浩荡荡的开赴城北。

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开封城的西门、南门和东门外的驻军大营里,一时间,近十万大军,全都被动员了起来,并迅速的开赴各自负责的城中渍水区域。

“老天爷呀,家里全被淹了……”王小乙丢下小食摊,急匆匆的奔回家中,刚进门就见摆在墙角的大床,已经被倒灌进家中的大水给淹了一半。

王小乙顾不得抹掉脸上的水珠,也来不及哭,就投入到紧张的排水工作中去。

外面暴雨倾盆,王小乙两口子,用陶盆十分卖力的从屋里舀水,然后倒在门外。

然而,雨越下越大,倒灌进家里的渍水,也跟着越积越多。

最终,王小乙绝望的发现,无论他们夫妻俩怎么努力的排水,灌进家门的渍水,非但没有任何的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鬼老天,还让人活不活了?”曾经被地痞打破了头,都没哭一声的王小乙,终于受不住绝望的煎熬,放声大哭了起来。

一时间,王小乙的婆娘也忍不住号啕大哭,被搁在木柜上避水的两个小娃儿,也跟着抽抽泣泣,哭哭啼啼。

不仅仅是王小乙一家哭,整个城南和城北的贫民窟里,每条街道都在哭泣,都在哀号。

唉,这日子,简直没法子过了!

就在老百姓,从希望到失望,从失望到绝望的哭号之际,外面的街道上,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呼喊声,那喊声完全盖过了倾盆的暴雨声。

“乡亲们,大家不要慌,咱老百姓自己的军队来了……”在军官们的命令之下,肩扛工兵铲,手提锄头和铁镐的官兵们,扯起喉咙,一边往前赶路,一边齐声呐喊。

ps:今天第一更送上,三更绝对有保障,求赏一张月票,鼓励司空加油码字!

已经吃过早饭的将士们,正在各自的营帐内,自习各自的功课。

下雨天,无法出操的时候,按照李家军的习惯,官兵们都要学习文化知识。每什的营帐里,人手一根木棍,大家围着识字最多的什长,一横一撇一捺的跟着习字。

在李家军中,将士们的文化知识水准,与其在军中的官职高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

原因其实很简单,条令上写的很清楚,逢晋升,必考试。

在晋升机制的指挥棒逼迫下,文化水平低的战士,哪怕个人武勇再强悍,顶多做到什长,也就算是到头了。

在大天朝的历史上,相对公平的科举,完全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唐朝的科举主要考试诗歌,所以,类似李白、杜甫、王维等大诗人,层出不穷。

以前的高考,有句名言,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后来流行公考之后,只要过了笔试和面试的独木桥,就等于端上了金饭碗,除非犯下大错误被双开,永不失业!

逼迫手下的官兵们学习文化知识,李中易其实有着很深的战略的思考,布局可谓是异常之深远!

战乱年代,迟早会过去的!

和平时期的军人,其地位必定会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而文官集团则逐渐会全面掌权。

比如说,楚汉争霸时期的韩信。刘邦哪怕再恨他,为了击败项羽,也必须装作豪迈的说:何必封假齐王呢,要做就做真的。

等到西汉建立,政权稳固之后,韩信就被吕后骗入长乐宫,用乱枪戳死。

科教兴国,在官本位的社会,很多时候不过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罢了,却是李中易孜孜以求的强国之路。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种愚民的政策后果,最终必然导致,当异族入侵时,老百姓都很麻木,关他们吊事?

这其中的逻辑异常可怕:老百姓永远都是被欺压的对象,被谁欺压,重要么?

逼着手下官兵读书习字,等将来到了晋升的天花板,军转或退伍之后,转业的军官们,其实可以充当各县、各亭和各村的学校山长或启蒙老师。

从农村的娃娃抓起,才是普及科学知识的正确扫盲方式,必须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