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尽管大家都忠诚于李中易,但是,参议司各个部门之间,整个参议司和各军之间的利益分歧,也逐渐拉大。
政治,是一门妥协的艺术,其实呢,军事上又何尝不是呢?
参议司有他们的难处,基层军官也是怨声载道,那么,聚到一起吵架的目的,就是找到折衷的平衡点!
这个折衷的平衡点,就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并且也可以掌控的方案。
李中易要的就是大家都能够做到,并且是不打折扣就能做到,这么一来,90以上的军事行动,就都可以被规范了。
至于,剩下的10,都是你意想不到的突发状况,这就考验前线指挥官的军事经验和天赋了。
吃午饭的时候,李中易端着一只粗瓷碗,蹲到队正堆里。
“钱饷都寄回去了吧?”李中易一边叭叽着嘴扒饭,一边和小军官们拉家常话。
“寄了一大半,剩下的钱,打算留着给娘子买点金银首饰之类的小物件。唉,小人常年在军中,家里全靠娘子周全着,上要孝敬父母双亲,下要拉扯几个娃儿,不容易啊。”黑脸队正满是感慨的夸赞他家娘子贤惠。
李中易频频点头,感叹道:“家有贤妻,无价之宝呐。”
“可不是嘛,我娘子她温柔体贴,长得俊极了……”黑脸队正洋洋得意的姿态,倒把李中易逗乐了,这小子给点颜色就开染房,也不知道谦虚一下。
“山长,学生听说开封城里的房价贵的要死,也不知道靠我的这点钱饷,买得起,买不起?”白脸队正居然关心开封的房价,李中易不由笑了,这是拥有必胜的信心啊。
李中易仰起头,气定神闲的说:“只要顺利的进了开封,我保证,队正以上的军官,在开封城里,肯定个个有房住。”
“山长圣明!”
“山长万岁!”
ps:今天至少还有两更,求月票的鼓励!
战争,从来不是简单的堆人数,堆武器装备,更不是只堆后勤辎重!
战争的双方,比拼最多的,首当其冲的是,都头、队正级基层军官团的素质,其次才是高级将领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
历史上的宋军,武器不可谓不精良,后勤保障不可谓不有力。虽然,宋军的战绩一直是胜多负少,但是关键性的战略决战,都输掉了底裤。
宋军少马,一直苦练排兵布阵。只要打阵地战,哪怕面对人数众多的骑兵,宋军基本都会赢。
尴尬的是,仅仅是打赢而已,少马的宋军无法把击溃战,变成令敌人疼得锥心刺骨的歼灭战。
没人天生会擅长大兵团作战,著名的秦国战神白起,也不是一开始就那么的无敌。
在杀人的高额回报,以及严刑竣法约束下的秦军,其组织性、纪律性、勇猛性,都远远胜于东方六国,这是白起成为战神的基础。
战场形势千变万化,哪怕是再完美的作战计划,也永远赶不上变化快。
这就需要前线指挥官们,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与此同时,更需要精干的基层军官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协助主将完成军事部署的调整。
作战的预案越多,对组织协调的能力,要求也就越高。
举个通俗的例子,辅助功能越多的汽车,越容易产生意想不到的各种小毛病。
所以,本次军议,李中易打算连开五天,让参议司的人和军官们把所有能想到的环节,全部吵出来。
吵深,吵透,吵到无可吵为止!
“耶律休哥逮着好时机,必定会南下,只是,我一时间还吃不准,他会从哪边过来?”
“山长常常告诫我等,为将者若要猜透敌人的心思,必先换位思考。站在耶律休哥的立场上,一定会等我军和开封那边的兵马,斗得不可开交,再陡然杀出,这么干的损失最小,收益最大。”
“话虽如此,可是,战场会选在哪里呢?齐州?博州?还是濮州?或者是趁机断了我军的粮道?”
“休哥和我军作战过多次,应该比较熟悉我军的作战特点。我军作战的特点是,机动力强,兵马调动速度极快,且能攻善守。我若是休哥,绝不会选择正面硬碰硬,必择一地断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