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李家军的日益壮大,参议司的各种规章制度,也渐渐完善。
按照李中易亲定的标准,必须有两年以上,一线指挥作战经验的军官,才有资格被选拔进入参议司。
这就杜绝了“赵括”之类的“嘴炮”型军官,进入极为核心的总参谋部之中。
当然了,军官进入了参议司之后,锻炼两到三年的时间,掌握了正规化、专业化的参谋流程,还需要下放到基层作战部队,这才有资格再次调回参议司里,成为宋云祥的左膀右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当过一线部队的指挥官,就很容易导致理论计划与实际作战严重脱节的恶劣局面,这是李中易绝对不可容忍的弊端。
在宋云祥的陪同下,李中易绕到参议司帐后的空地前边,迎面就见十几名契丹族的向导,被五花大绑的跪在草地上。
经过宋云祥的介绍,李中易已经知道了详细的情况,这些向导里边,意见严重不统一,有人说萧皇后的亲爹并不在清龙河畔的奚人那里,而是在中京道以东的兴中府(今辽宁省朝阳市)。
李中易摸着下巴,有趣的望着跪了一地的契丹向导们,淡淡的问宋云祥说:“士达,是哪位仁兄说的路不对?”
宋云祥抬手指着跪在最前面的一名契丹大汉,禀报说:“他就是慕容达志。”
李中易仔细的打量了一下低垂着脑袋的慕容达志,只见,这家伙膀阔腰圆,满脸的络腮大胡子,皮肤却很白。
“你怎么知道萧家的国丈没在青龙河畔?”李中易懂一点契丹话,但还是需要宋云祥这个契丹通的翻译。
“因为我和萧家有仇。”耶律达志经过宋云祥的翻译,如此回复了李中易的疑问。
李中易冷冷的一笑,说:“只怕是有恩吧?或者,你看上了萧家的哪个女儿?”
宋云祥盯得很紧,他赫然发现,慕容达志的脸色猛的一变。尽管,耶律达旗掩饰得很好,但是,依然露出了马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