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山带来的卷宗特别的多,即使他已经详细的列出了节略,李中易依然花了差不多一个半时辰,才把手头的公文全部批阅完毕。
做地方官,和做宰相大不相同,地方官主要是牧民,宰相则是牧官。
说是牧民之官,其实,绝大部分地方官,几乎很少接触到纯正的老百姓,除非是微服私访。
从秦代以来,地方官主要是替朝廷管理,地方上的乡绅或是豪门。
但是,防止地方独大的流官制度,和几乎固定不变的吏目制度,原本就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
更重要的是,皇权不下县的乡绅制度,让三年一轮换的流官们,基本上被吏目们架空了实权。
因为,流官三年一换,吏目们却是本乡本土的乡亲,怎敢得罪在本地盘根错节的乡绅呢?
其结果往往是,吏目们勾结乡绅和土豪,一起哄骗朝廷派来的流官。
由于,科举选官,只考试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这些不通俗务的文士流官,基本上无力反击地方势力的制约,甚至被迫同流合污。
科举制度之下,往往还是富豪或是权贵之家,才可能供得读书的子弟。真正的赤贫之家,谁有那个闲工夫,空出一个装劳力,不仅不能养家糊口,反而要多掏许多的笔墨纸砚钱呢?
这也正是,红楼梦里,刚入官场、不懂俗务的贾雨村,被小沙弥端出的护官符。给吓住的原因之一。
李中易对于这些弊端,了如指掌,只是,他现在没有掌握至高无上的实权。暂时隐忍罢了。
太阳逐渐西斜的时候,右厅推官何重江来到二堂门前,请求李中易接见,说是有要事禀报。
李中易得知消息后,不由露出会心的微笑,这何某人乃是众所周知的范质门下走狗。
何重江此时此刻。跑来求见李中易,其目的不问可知,必定是为了谢昌镜而来。
李中易扭头问刘金山:“那谢某人招供了么?”并没有马上接见何重江。
刘金山撇了撇嘴,说:“谢昌镜的嘴巴挺硬,不过,那十几名歌姬。全都招供了。”
李中易点点头,吩咐说:“抽调老刑名,务必今日之内,问出口供,并亲自画押。”
不管李中易最终和范质是否妥协,该拿到手的证据,必须及时的捏在手上。
谢昌镜是当朝伯爵。李中易自然不可能对他动刑,否则,有理也会变成没理。
不过,和谢昌镜一起玩乐的官员和文士,就没有那么便宜了。开封府内,多的是专门撬开罪犯嘴巴的高手,其中,就包括刘金山信得过府衙三班皂役副都头。
李中易一向遵循一个原则。专业的事情,让专业人士去做,他只需要下达命令,然后平静的等结果,也就是了。
刘金山见李中易,一直没提接见何重江的事情,心里也就明白了,李相爷这是故意摆脸,。成心要给范相公难堪。
俗话说得好,强龙不压地头蛇!
在这开封府内,大权在握的李中易,便是一条超级强悍的地头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