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韩跃弟子们的私人印章

大唐风华路 山下出水 1088 字 7个月前

这些债券都是他用系统积分专门定制的产物,天上地下没人能仿造,就和当初发行的那个宝库积分一个道理,票据的材质乃是特种纸张。

五张战争债券,每张面额都是十贯,下面有一个方框专门用来撰写约定条款,此时方框里面已经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

但见那些字写道:“日后负责兑换的同僚敬知,你眼前的这个妇女生活无比凄苦,然而其品性堪称大唐之楷模,望能在兑换债券之时予以照顾。此妇十四岁嫁入夫家,十九岁丈夫病死,其孤苦伶仃养育两子,初时与人浆洗衣物,夜间又织布抽纱,积存五年得钱十贯,因犯裸寡之名,遭县中大户觊觎欺压,十贯家财尽被抢占……”

韩跃读到这里忍不住攥了攥拳头,感觉胸口有一股火气蹭蹭往上冒。

票据下面还有字:“当时此妇失钱失地,两子嗷嗷待哺,家中颗粒无存,为养子嗣,遂以身售卖换钱,所得或为儿女吃喝,或供儿女上塾,含辛茹苦,受尽骂名,然其甘之如饴,实乃节妇典范,虽为暗娼多年,皆为生活所逼,日后各同僚见字当伸援手,与此妇五倍收益兑换,学生顿首拜谢,大唐贞观四年十一月,西府赵王门下弟子,李恪。”

韩跃一声轻叹,恍然记起当初分派三千子弟出长安,似乎李恪正是被派去了淮南道,只因那里是前隋势力最薄弱之地,他拍李恪去淮南道,正好能摒弃杨妃托人去照顾。

妇女在一旁小心等候,她因为不识字,所以到现在也不知道债券上写的什么,眼见韩跃忽然轻声发叹,妇女忍不住有些惊惶,急急道:“殿下,可是民妇的债券不对?奴家……奴家可是专门在镇子衙门里购买的凭证,小先生还专门给盖上了他的官印……”

韩跃连忙收拾一下心思,生怕被妇女看出他已知道了对方的情况,微笑道:“大嫂不要担心,你这债券完全没问题,条款里预定的五倍收益兑换,因为你是第一批购买,而且还是掏了闲钱。”

妇女这才放下心,拍着胸口道:“谢天谢地,这一路上奴家找人帮忙看债券,可惜读书识字的人实在太少,在沈阳城遇见过几个研究院的小先生,看了之后却都长吁短叹,不管奴家怎么问都不肯念给我听,只是拿出自己的印章往债券上盖了一盖……”

韩跃心中一动,拿起债券凭证仔细又看,果然发现债券背面盖着不少印章,这些印章全都是人名私印,看雕工就知道是研究院配发的统一款学子印章。

这些学子在战争债券上盖印,目的不说也让人明白,那是拿自己的名字给这个妇女做见证,同时也是暗中向将来负责兑换的人讨个人情,希望可以多多给妇女一些照顾。

“天下还是好人多!”韩跃一声感慨,心中忽然生出一股满足感,道:“本王门下的好人更多……”

他这话说的无头无脑,周围百姓都不解其意,韩跃忽然哈哈一笑,接着又道:“本王给战争债券定下三倍保底收益,李恪却违反规定给你定下五倍,研究院那些臭小子个个拿印章盖上,他们每盖一次印章就是想让兑换的人给加一份人情,这些家伙肯定不会想到,最后这份凭证竟会落到本王手里。”

妇女心中顿时又打了个突兀,语带惶恐道:“殿下,奴家不敢要那么多,只要能有八十贯就行,三倍我不要,五倍我更不敢要,奴家真不知道小先生给定的五倍,我不是故意的,奴家真不是故意的……”

再怎么东奔西闯的女人,骨子里还是存在畏惧,尤其她遭受的经历又坎坷凄凉,看似坚强十分,其实谨小胆怯,一遇问题先就自己吓唬自己,脸色不知不觉变得惨白。

韩跃连忙咳嗽一声,温和解释道:“大嫂不要害怕,本王刚才只是在打趣,我并非恼怒给你定债券的那个小子,也没有生气给你盖印章的弟子,事实上本王心里非常欣慰,我觉得自己教出了一批有良心的学生……”

他不敢再继续拖拉,拿着五张债券沉吟一番,忽然一拍大腿道:“有了,淮南道气候湿热,毛皮换回去不好脱手,那里又穷苦异常,想来人参等物也不好售卖,本王想出一个办法,可以帮大嫂兑换最佳收益!”

妇女大喜过望,目光射出热切之色。

韩跃转头对一个步卒招手,温声道:“尔等在此驻守多日,可知城中有经营畜牧的高丽家族么?”

那步卒眼睛发亮,连连点头道:“殿下还真是深知高丽国情,这安市城确实好很养牛养马的家人,不过有个事情十分奇怪,咱们大唐养牛是为了耕地,他们养牛是为了吃肉……”

韩跃笑着点头,淡淡道:“大唐养的是耕牛,高丽这里有特产一种肉牛,此牛拉梨耕地不行,但是肉质却肥美异常,正合适这位大嫂兑换。”

步卒不解,那妇女也很不解,韩跃哈哈一笑,忽然起身拍了拍屁股,对着周围百姓高喝道:“还有没有想淮南道过来的乡亲,今次本王给大家一个好买卖,你们都把战争债券拿过来,我保证大家五倍十倍收益,而且还能绵绵不绝……”

众人面面相觑,忽然冲出来百十个百姓,急急道:“殿下,我们都是淮南道人士。”

韩跃双手一拍,笑道:“好,都把债券拿来吧,本王教你们如何发财!”

旁边早有帮忙的步卒过来,将愿意兑换收益的百姓手中债券都收过来,恭恭敬敬站在韩跃身后。

韩跃也不啰嗦,拿着妇女那五张债券微笑道:“大嫂你这里有五十贯债券,大约能换十二头高丽肉牛,本王给你开个后门,我准予你兑换公牛两头,母牛十头,事后再排一队兵卒护送你们淮南道的百姓入关,然后你们组成队伍慢慢赶着牛回家吧!”

妇女有些迷惑,道:“殿下让我们回家养牛?”

“错,本王让你们回去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