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涂着完全看不出面貌的油彩,两名戴着眼镜的下级军官则裹上了战斗面罩。这种配发给武警部队,原用于避免犯罪分子在抓捕行动失利后报复武警及其家人的隐藏身份的棉制品如今已经成为了中下级军官在室外训练及作战的保暖装备,毕竟在现如今实行军事管制的城市下,似乎也无需担心会有恐怖分子报复了。
金陵各条主干道上的关卡和巡逻队已经提前得到消息紧急撤离,一批批装甲步战车和军用越野在空无一人的宽阔街道上飞驰而过,码表的指针自转动开始就没有下过100。从空军指挥部的显示屏上看去,整座城市内似有十数条黄龙在腾空飞舞。
然而通往北城墙中心段部队的道路最终只能汇聚到一条宽广的双向六车道上,隶属各个部门的支队在遭遇的瞬间表现出了一股不同寻常的冷漠,而后不断从各个路段加入的车队在向大部队挥手示意却未获得任何回复后也乖乖的沉寂了下去。
每一支车队都在默默埋头赶路,决定他们对同僚态度的不是车舱内持枪静坐的士兵,而是头车副驾驶位上的直属军官,而能被派来带队的人,自然对当下的局势有着更为清晰的认识。在他们眼里,每一支并行的车队都是潜在的敌人和对手。
只是,当他们回头透过防弹钢板上那一扇小小的玻璃窗看着那些或闭目养神、或窃窃私语的官兵们的时候,一丝犹疑又浮现在他们强自镇定的心底。
真的应该将这些无辜的战士们拖进这一场本与他们无关的漩涡中么?
一直往前行驶了十六分钟,当速度已经提升至160码开外的时候,打头阵的车队猛然传来一片刺耳的急刹声,原本笔直的队列在一片透着焦糊味的轮胎青烟中骤然向左侧漂了出去,避闪不及的后续车辆根本来不及反应,驾驶员仅仅是根据直觉做出了一个标准的协同闪躲动作。
十来支车队同时漂移的壮观景象还没来得及惊动城头上的守军,一阵令人心悸的枪声便回荡在了每个人的耳畔。
处在后方的车队被前面层层叠叠的装甲战车和急速转向的炮塔所阻挡,视线只能瞄到一片雨一样的曳光弹在各式战车的外装甲间横飞弹跃,令人头皮发麻的“噔噔”声很快便淹没了军官们下达命令的喊叫,不明所以的战士们有的甚至就连头盔上的通讯频道都没有来得及开启就被赶下了车,因为经验告诉他们以及他们的长官在遭遇埋伏时待在车内无疑是件等死的行为,只要一枚90毫米通用火箭弹就可以将一整辆越野车里的所有人都送上天。
但在一些拥有基体钢板外加装了陶瓷披挂装甲的轮式步兵战车上情况却完全不一样,他们遵循着一贯训练时的要求待在了车内,毕竟若是这头30吨重的大家伙都不能保证他们的安全的话,待在车外则是完完全全作死的行为了。
正是因为载具的不同和指挥的混乱导致了受阻的车队就连向着周围退去的可能都不复存在,装甲车内的士兵们透过舱盖前的三副潜望镜警惕的观察着外面的景象,而越野车内的士兵们早已藏身在皮糙肉厚的轮式步战车后面,就连身子挡住了对方的射击口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