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师托孤

似乎看出了张平的疑惑,张角接着说道:“黄巾军是黄巾军,不过一群乌合之众,一群连饭都吃不饱的庄稼汉能成什么大事。太平道才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你要记住,我太平道乃道教正统,我走之后你就是我太平道第二任教主、天师。我给你起名平,即希望你能承我之志,将我太平道发扬光大,开太平世道,你可愿意?。”张角眼神凌厉的盯着张平。

张平为张角目光所慑,诺诺的点头称是,然而当“是”字出口,张平却感觉心里一下少了点什么,却又不明所以。

张角欣慰的点了点头,说道:“你刚刚已经立下心头誓言,如若有违,必将魂飞魄散。”

张平闻言一惊,方知方才着了张角的道,这才想起眼前这个男人可是一教之主,差点颠覆了整个大汉的男人,绝非易与之辈。但事已至此,多想无益,只得硬着头皮干,便道:“是,我必将太平道发扬光大,开太平盛世。不过,我就这么赤手空拳,如何能够发扬光大。”

“狡猾的小子,别急”,说着在床内侧摸摸按按,拿出一本书,递给张平,“这是我教镇教之宝《太平经》。”

张平赶忙接过,心中大喜,《太平经》可是道教开山的经典著作,全书170卷,也就是在《三国志》系列游戏中智力+10的太平要术。书册入手,张平忙不迭的翻看,封皮质感柔软丰满有弹性,非纸非帛,似是羊皮,封皮右上竖着排列着《太平經》三字。忙不迭的翻开书册,却发现怎么也无法翻开。

急的满头是汉的张平抬头看见张角嘴角嘲弄般的笑意,。

“莫急,莫急,待我去后你才能打开它,咳咳”,张角忍不住咳嗽了起来。

张平闻言小心的将书册放入了怀中,满心欢喜的问道:“是不是学了太平要术,我就能会仙法,飞天遁地了?”

“仙法?”张角闻言面露古怪,“也许吧,你切记住《太平经》乃我太平道镇教之宝,定要小心保管,《太平经》分上中下三卷,你手中乃是上卷总纲,是太平经刚要总览;中卷就是你口中所说的《太平要术》,记载的是阴阳五行、治病养生、长寿成仙之法;下卷《太平清领书》乃是通神占验、谶纬神学、灾异符瑞,趋吉避凶之法。”

张平听此,面如死灰,喃喃道:“有用的都在中卷和下卷,总纲有什么用,那不就是个目录吗?”

“不知好歹的小子,不识朱玉,得到《太平要术》你不过治病养生,活的久点,《太平清领书》不过让你堪舆风水,占卜算卦,有了总纲,你能成神。咳咳”张角怒喝道。

看到张平仍然一副如丧考批的脸色,张角不禁一阵失望,“《太平要术》在汉中张鲁手中,张鲁的五斗米教不过在汉中一地有些许民望,不过他只会些治病救人的手段,不足为戒,你若有本事取了便是。《太平清领书》在琅琊于吉手里,于吉一脉在东南一带颇有威望,在占卜算卦、趋吉避凶一道倒是颇有造诣,倒是有些麻烦,你切记提防。虽然《太平要术》和《太平清领书》也算当世难得的奇书,但与《太平经》总纲比起来,不过米珠之华。”

张鲁?于吉?这两都是比你张角在史书上记载比你张角多的多的多的人啊,你还瞧不起人家?呵呵。张平内心槽点满满。

似是看出了张平的不屑,张角叹口气,继续说道:“小子,我时日无多,也不与你分辩,待你日后真正掌握了《太平经》,你便知何为'众星亿亿,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行之言,不若国一贤良也'。”

“还有,我道门一脉除了刚才说的于吉、张鲁,还有一人你需格外注意,此人名叫左慈,少明五经,兼通星纬,学道术,明六甲,通人心,好丹术,而且他手里有与《太平经》齐名的《遁甲天书》,还好他志不在开宗立派,然他游方随性,难以捉摸,你切记莫与此人为敌。”

张角喘了口气,见张平垂手拱立,认真的在听,接着说道:“我太平道精锐尽皆在此,这些精锐才是我太平道存身立世之本,他们可助你将我太平道发扬光大,具体你可问飞燕。飞燕跟我十年,是我一手教养长大,与你亦情同兄弟,你可以完全信赖,他定能护你周全。你还有什么问题?”

“太平道教义为何?”

“天以至道为行,地以至德为家,人以至善为本,共以生万物,无所匿,无所私,天下大吉,世道太平。”

“目前道门势力如何?”

“目前我道门主要分为三派,我太平道,张鲁的五斗米教,于吉的琅琊学宫,我太平道势力最强,其次琅琊学宫,五斗米教最末。左慈虽未开宗立派,然其不可小视,非一派一人可敌。”

“天师如何看当今天下大势?”

“灵帝无道,党锢不断,宦官当权,卖官鬻爵,巧立名目搜刮钱财,天下大乱之势已成。”

“天师要我发扬光大太平道,可是要我争霸天下?还是继承道统,传播后世?”

“一切随你”,张角叹了口气道:“你要争霸天下也好,你要隐蔽山林也好,切记勿使道统断绝。”

“黄巾军,可要救?”张平问道。

“你若有余力,可救。然黄巾溃败大势难改,终不过是给他人做嫁衣,哎。”

“天师可传我些许术法或武功,用以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