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着,看了眼骊山老母。
菩萨似明其意,亦看了眼骊山老母,末了微笑道:“也罢,还真有个事情需要用到你二人,且随我来吧!”
“多谢菩萨!”
二青朝菩萨躬身拱手,与大白欣喜地看着师父。
骊山老母看了眼菩萨,似乎明白菩萨之意,便苦笑摇头,末了也未再与二青他们做争辩,随菩萨一起往西北方向而去。
一路上,二青将修行上所遇难题,一一道与老母知,老母亦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也未再提及让他二人莫再叫她师父之事。
不过二青和大白皆知,此次见过师父后,估计以后再难相见。
师父修为高深莫测,若不愿见他们,他们就是在其神像前,跪断双膝,叫破喉咙,也是无用。
不多时,又两位菩萨前来,与他们汇合。
这两位菩萨,一位是普贤菩萨,这位菩萨算得上是二青和大白的邻居了,因为她的道场之一,便是峨嵋山。
虽然青城与峨嵋,还隔着不算短的距离,但相较而言,二人的道场和修行地,皆在西蜀之地。
一位是文殊菩萨,这位菩萨的道场之一,在五台山。
看到这两位菩萨加入,再看到师父骊山老母也在场,接下来‘四圣试禅心’的剧情,已经不需要怀疑了。那么,在这段剧情里,加入他和大白,菩萨准备让他们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两位菩萨对骊山老母皆很尊敬,与观音菩萨一样,皆持弟子礼。
明显,这三位菩萨算辈份,应该要小于骊山老母。这点从‘四圣试禅心’的剧情里,老母被安排当她们的母亲,也能看得出来。
但二青和大白对这两位菩萨可不敢托大,对她们,二青和大白也同样持晚辈礼,甚至是弟子礼。
对此,那两位菩萨也坦然受之。
由此,二青猜测,估计这三位菩萨,就算辈分要比老母小些,应该也不会小太多,或许可能只是小半辈而已。
(三更!)
果不出数日,菩萨让二十四诸天之一来请,言随她出门一趟。
二青和大白便随菩萨北去,大白面带奇色,二青心知,‘四圣试禅心’的剧情,要开始了。
云雾翻滚之间,烟波浩渺的大洋被抛在身后,千峰万壑也如流水般往后流淌而去。不知何时,三人已从新来到长安附近。
望着脚下的骊山,二青和大白二人,皆有些神思不属之感。
大白还好些,毕竟大白虽拜骊山老母为师,但她从小便在青城山长大,其师虽是骊山老母,但她并未在骊山上修行过。
唯有当初随二青前来骊山时,与二青在那青衣洞中,修行了些时日。换句话说,大白只是对骊山老母有感情,对这方山水,却是不像二青这般,轻易便触景生情。
骊山老母宫前,依然香客络绎不绝,香火鼎盛。
老母宫上,青烟于碧霄上腾舞,馥馥檀香,四处飘荡。
虽无仙花神草遍地,亦无仙禽瑞兽相伴,但依然瑞彩道道,祥云笼罩,一看便知非是凡俗之地。
三人施了个隐身之法,于骊山老母宫前按下云头。
看着老母宫,菩萨微笑言:“晚辈登门拜访,老母因何避而不见?”
老母宫前,一位老妪拄着龙头拐,轻叹一声,缓缓跨殿而出。
二青和大白见此身影,上前数步,跪伏在地,激动道:“弟子二青(素贞),拜见师父!”
二青和大白都突然有种喜极而泣之感。
这种感觉,就像二青当初遇到老母,前途终于有了着落一般。
结果老母轻叹道:“你我师徒缘尽,何故多做留恋?”
二青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恩重如山,徒儿岂敢或忘!”
碰到二青这种‘死心眼’,骊山老母也很无奈,便道:“你二人且起来吧!你我皆修行中人,何必沉溺于儿女情长?修行之路漫漫,前路何其远?你等修行时短,体会不了这等心情,且待来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