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一瞬,他再清醒,已处另外一番天地。
星空下,有一颗苍天的菩提树,结着菩提子,闪烁着萤火光芒。
树下有僧,树前有人。
人问何故,僧说前尘。
一颗颗由青泛红的菩提子,有佛影聚。
空明老僧看到了这幅景象,智慧心生,如电光明悟,心中惊浪滔起。
“谁惊古佛回归!”
就在空明老僧心中翻起惊涛时,树下几位佛光泛泛的异僧,或是怒目金刚,或是面无悲喜地齐齐朝他的方向望来,隔着虚空,破开虚妄。
刹那间,山海相望,空明老僧的那片草原之上起了狂风,生了雷霆。
风雷咆哮,星空中那些漫天诸显的佛影在云层中隐现,于草原四周低头垂望。
四有佛影抬起掌,垂天落下。
一道道如来之掌,从天降下,涤荡风雷。
声势如西天佛陀降临灭世之劫。
而草原之上,狂暴风吹,空明老僧闭着的眸子悠悠睁开。
一点性光明朗,抓住。
面色无惊无动,抬手,合掌。
身泛琉璃明净佛光,脑后悬空三四厘米处,一道又一道佛环亮起。
一道赤色,上座部(小乘)第一道果须陀洹果。
一道橙色,上座部(小乘)第二道果斯陀含果。
最后第三道,没有一二那么迅速,但却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亮起。
那是一道金黄色神环,意味着将证得上座部第三道果,阿那含果。
“嗡、嘛、智、牟……”
老僧合掌嘴唇微动,佛门九字真言于狂风中绽放。
佛光漫空,地涌金莲,刹那间如佛陀于暴风中绽放。
佛光金莲自生成一个领域,风雷一入无声,从天而降的如来之掌在领域中如冰雪消融般变幻为莲花。
…………
从入定中惊醒,离师父不远的空慧小僧惊呆地看着师父的异变。
他没看到满天诸佛,只是看到了莲花遍显。
到底发生了什么?
九州,极西之地。
地属高寒,但青天可鉴,仿佛伸手便能抓下一片云来,干净纯粹。
“神秘的神山,
哦,心中的菩萨,
宁静的佛光中,
盛开吉祥的花,
圣洁的圣地,
哦,众生的布达拉,
沐浴在祥云中…
哦,神山圣地,
观音桥,
千里万里我要走向你……”
冬日里的风,在高原上肆无忌惮地肆掠,呼呼地吹着,吹跑了牛羊,吹来了嘹亮的藏歌。
一片如天明镜的湖泊,幽蓝深邃,缥缈白雾在湖面上轻轻绕绕。
青湖边,身穿长袖,五锦的藏民升起风马,转着经筒,穿梭着插着五彩经幡的玛尼堆,齐声吟唱着山歌,转神山,拜圣湖。
这片天地,苍茫辽阔,风吹着转经筒的鱼儿铃声,伴随着歌声,在风中起舞,悠扬。
辽阔的湖岸,缥缈清寒的天地间,有两道清瘦的人影在呼呼风声中漫步。
风斜了青色的僧衣,却吹动不了无悲无喜的神情。
一老,一少两个青衣僧人漫步在干净的天,干净的湖边,任凭风冷冷地刮单薄的僧衣。
“师父,我们是要去哪?”
一位肤色微黑,黑眉大眼,十五六岁的少年和尚,问老和尚,眉宇间满是不解。
师父修行好好的,突然什么也不带,就带他远行。
老和尚一身清瘦,脸上满是岁月沧桑的褶皱,灰白的眉毛带着寒气,脸上却平静祥和。
这老僧的模样,赫然当初在梧桐山与江小白一别三载,去西方寻道的空明老僧。
而他旁边的少年和尚,也就是在东海曾出现的空慧小僧。
“离开。”
“这片净土日后不再平静了。”
空明老僧与自己的徒儿说了一句。
“师父这话有何禅理,徒儿不明白。”
空慧小僧合着掌,向师父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