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造型别异的剑炉中,那团浓郁的血光骤然而缩,一个剑胚的模样在明艳红光中若隐若现。
“要成了!”
这人最后一声嘶吼,眼睛暴凸,猩红的血丝爬上白眼珠,透着狰狞,如入了魔怔。
紧随而至的,是轰的一声炸响,突然之极。
声如轰雷,气流乱卷,飞沙走石,火光飞溅。
剑炉炸了。
那入了魔怔的人也被气流掀飞,吐了两口血,摔的挺惨。
与此同时,一道血光倏忽从炸开的剑炉中飞出。
血光直接劈开了山洞上面厚厚的崖壁,如开山裂石,直冲云霄。
一声清脆剑鸣,杀气滔天。
就在这时,青山之下,飞瀑剑池,一声声破空之声惊了夜色。
星月之下,寒光烁烁,一道道剑气冲破剑潭,剑气万道,剑声齐鸣。
“哈哈,成了!”
一声苍茫大笑。
那人仰天大笑,不顾嘴边血,及腰长发如狂魔乱舞,脚下猛然一跺,便化作炮弹般窜上天。
猛然一把抓住那血光。
血光一没,是一把剑!
三尺长,剑身青黑,剑锋却是血红色的,透着一股妖异。
剑出,潭起剑气,万道剑鸣,宛若尊者。
剑主杀伐,剑出,必生乱!
(感谢“边坡”“这名字真艹蛋”“沧流123”“大哥你头上的帽子好绿”“我就不信你还有已存在的”“尾号8379”“真的有点累了”几位书友的打赏,以及各位读者朋友们月票推荐票支持,才子在此拜谢,五一结束,收心1)
九州,湖州,莫干山。
剑池,传闻铸剑祖师欧冶子洗剑淬剑之地。
古经记载,春秋战国时,铸剑祖师欧冶子在此铸成“龙渊“、“秦阿“、“工布“三剑,龙泉剑遂名扬天下。
《太平寰宇记》中说:“昔人就水淬之,剑化龙去,故剑名龙泉。“
清《一统志》载:“浙江龙泉县南有水曰039龙渊039,唐时避高祖讳,改曰039龙泉039,宋又改曰039剑池湖039。古时,山南侧有七井,如北极星形分布,井水甘冽,铸剑先师欧冶子在此汲水淬剑,剑成,剑气冲九霄。
其弟子干将,及女莫邪,后为吴王铸剑,莫邪投炉,以气血精魄铸无双神剑,一把干将,一把莫邪(ye),剑鸣九天。
传说,这剑池深潭之处,埋葬着数不清的剑,有欧冶子铸剑的废剑,有古代慕名而来的侠客,将剑掷入深潭,从此封剑归隐……
剑池,青山千仞,落瀑涛涛。
上有横跨清溪之上的一顶小石桥,名阜溪,又称飞虹。
剑池千仞石壁上,“剑池”,龙飞凤舞两大字,宛若剑气凌厉雕刻而成,气势磅礴。
望着二字,似乎遥遥能望,在历史长河的某片时空,有一绝世剑客,飞身踏空,手持青锋,在青山千仞的绝壁之上,以石壁作纸,以剑气作笔,一气呵成,写下这苍劲二字。
飞虹之下,飞瀑三迭。
河水冲出阜溪桥下,猛然间跌落二三丈,注入潭中,形成剑池飞瀑第一迭。
飞瀑注入剑池后,稍作停蓄,水势益壮,又一次跌水,高达十余米,蔚为壮观,便是剑池飞瀑的第二迭,前人所写“飞泉裂石出,浩浩破空来。万壑留不住,化作晴天雷”诗句,正是如此。
剑潭而下,水流又被束成一股短瀑,溪水逶迤远去,掩没于翠竹丛中,这就是第三迭。
剑池飞瀑,远眺若一匹素练,窈窕多姿;仰观,则飞瀑临空,珠飞玉碎,寒气袭人,动人心魄;俯视则烟峦兀立,树影婆娑,似别有洞天。
在这幽青剑潭之边,千仞青山之上,有一密林小道,蜿蜒盘旋,直上青山,外人难寻。
铸剑祖师欧冶子的一位在世后人,便居于这悬崖之上。
古常闻,削铁如泥,便是剑也。
春秋,唐宋,皆有剑闻世,世无双。
后数百年,世道中落,再无剑出世。
三年前,大道复苏,欧冶子后人重回剑池,承先人遗志,炼气隐修,执心锻剑,两载光阴,十数把青锋,无满意之作,皆立于千仞悬崖之上,怒弃之,如糟粕,投入剑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