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东方之星

宋致文学的就是特效制作专业,又在好莱坞大公司里工作过,然后带领东方之星成为香江业界的翘楚,无疑是有真本事的。

东方之星面临困境,并不是他的专业能力不行,而是大环境使然,其实以他的本事,如果跑去京城谋求发展,那绝对受欢迎。

依赖于国内影视剧市场规模的大爆发,国内特效制作公司很多混得很滋润,对人才也是非常渴求的。

但宋致文有种书生脾性,加上为人念旧,却是不愿离开香江,也不愿背弃东方之星公司。

对于这样的人,罗凯还是很敬重的。

“哪里哪里…”

见到罗凯如此客气,宋致文也是暗暗松了口气,笑道:“我们欢迎都来不及。”

他虽然是香江人,又在美国多年,但是普通话说得很不错。

一番寒暄客套之后,大家一起上楼来到了公司里。

东方之星的规模还不错,租了新视大厦27和28两层楼,员工数量将近两百人,其中大部分是专业技术人员,设备设施也是业界一流的。

当然维持这样的规模不容易,单单是员工薪水方面的开支就是相当惊人的数字,要不是宋致文通过美国方面的关系接了不少外包的活来做,估计早就支撑不下去了。

而《纵横四海》的特效制作合同金额高达2000万,对东方之星而言,不能说是救命钱吧,也算得上是雪中送炭了。

为了给罗凯留下最好的印象,宋致文将最核心的制作部门开放给他参观,并且亲自给罗凯演示了一段cg的制作过程。

------------

第二更送上。

包含宣传预算在内,《纵横四海》的总投资高达15亿,虽然比不上动辄几个亿的商业大制作,但算在大片之列是没有问题的。

但跟绝大多数的商业大片不同,《纵横四海》的预算资金大部分是用在拍摄制作上面,而不是演员的片酬。

演员片酬大概仅仅只占投资额的5左右,在如今大明星大阵容的国产大片里面简直是奇葩中的奇葩,说出去都很难让人相信。

然而事实就是如此,因为这部电影里的大咖明星主要就是罗凯和莫蓝,但两人不拿片酬,而是将片酬折算成投资股份,至于其他演员,最大牌的片酬也不过区区百万而已。

当然还有张泽毅,却是友情出演不拿酬劳,只要了罗凯的一首歌。

正是因为了有了充沛的资金,所以《纵横四海》在拍摄制作方面可谓是精益求精,拍摄期也拉得比较长,同时还给后期制作留下了充足的时间。

原本《纵横四海》的后期特效是放在国内一家专业公司做的,不过中间出了点问题,然后在吴豪的推荐下,转而同香江的东方之星公司合作。

东方之星是香江技术实力最强的影视特效制作公司,曾经参与过多部大片的特效制作和后期处理,在业界名气很大。

下午2点左右,罗凯和吴嘉荣一起来到了东方之星所在的新视大厦。

新视大厦在新界,距离港岛很有段距离,这边位置比较偏远,但是相比寸土寸金的港岛,写字楼的租金要便宜很多,所以成为很多中小型公司的首选之地。

两人抵达新视大厦的时候,东方之星的总经理宋致文亲自在大堂门口迎接。

对于双方的首次合作,东方之星无疑是极为重视的。

这不仅仅是因为《纵横四海》是投资上亿的商业大片,更重要的是,作为香江技术最强的影视特效公司,这几年东方之星的日子很不好过。

香江电影最繁荣的年代,影视特效制作行业可谓是欣欣向荣,香江艺术大学为此开设了多个专业培训人才,整体技术实力虽然比不上好莱坞,但在亚洲范围内无疑是一流的。

然而随着香江影视行业的没落,不少特效制作公司陆续倒闭,大量的人才外流,很多人北上京城谋求生计,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内地相关行业的发展。

所以到如今,香江的影视特效制作公司数量已然不多,但竞争依旧十分激烈,东方之星技术很强照理说不愁饭吃,但他们却拼不过那些打价格战的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