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儿捏了一把汗。
“你这小子快成精了,这也能被你看出来不对劲。”把猫儿带到了没人的侧间,姚婆婆才告诉猫儿:“王后叫我知会你一声,若敖氏不会把你还在府里的事告诉斗越椒,怕他又生事端,你可以放心了。至于士兵增多嘛,是王后找大王要来的。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司马得了大王伐江令,带着若敖六卒驻进了军营,王后怕有什么变故,让我们都小心点罢了。你记得这几日陪太子的时候,别去没有鸣凤兵的地方。”
在楚国,姓斗或是姓成的人都是若敖氏族人。楚王打仗要用若敖六卒,若敖族人必然都来了郢都,怕他们借机生事也是正常。不过,斗越椒是谁?
“斗越椒就是鞭打太子的小儿,伯棼是他的字。”姚婆婆啐了一口道:“长得就是个豺狼的模样,年龄轻轻就仗着家族势力为难太子。”
“这种人要是做若敖氏的领头就不太好了。”
猫儿想都没想便接了一口,换来了姚婆婆的摸头杀。
“没想到你孩子这么机灵。不过,你想到的东西别告诉太子。他现在年龄小,知道这些事无益。”
猫儿郑重的点头,回去便按姚婆婆的叮嘱,绝不让子旅离开凤鸣兵的守护范围。
太子府的生活对猫儿来说还算悠闲。他的作息时间以子旅为主,只负责在太子府里陪着,子旅若是出了太子府,猫儿便有了空闲时间。不过五六日,猫儿便摸清了子旅的作息,楚太子每日上午都要去祭祖,有时候是午饭前回来,有时候是午饭后回来。下午则是子旅的上课时间,有好几个师傅轮着来给子旅讲课。教识字的时候,猫儿也得跟着学点,教语言和地理的时候,猫儿就不能听了,他会被打发到书房外候着。
没错,楚国太子有语言课,学的是“周语”,这种语言在中原各国都可以通用,楚语却不能。只是在猫儿听来,楚语像普通语,周语却像是地方话。
太子不好当,子旅虽然比同龄孩子要聪明些,又要识字又要学语言又要学地理礼数什么的,连猫儿看着都觉辛苦。授课的师傅也不会跟小太子讲什么客气,教过的东西说错了也是要挨打的。偏偏子旅在语言方面似乎比较薄弱,总是端着挂满了愁云的小脸盯着写了周语的竹简。
语言课光看书有屁用,得多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