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辉道,“久仰大名,我是香港永基集团执行副总经理吴永辉。”
“我知道。”李路反客为主,走过去在桌子的另一端坐下,恰好是对着领导们那一头,左右是谈判的双方。他的两大团队老实不客气地各自找位置坐下来,一下子大会议室就变得满满当当的了。
李路等人干脆利落地坐下来,倒是让钱高官那边都在面面相觑,钱高官也微微皱了皱眉头。不过他能想得到,外面有警卫处的干警警戒,没有批准,李路这些人是无法进入大会议室的。
此时,王嘉庆说道,“各位领导,吴副总,我说明一下情况。红星厂和奋远公司是我邀请来的,参与此次会议。各位领导,之前没有及时汇报,是因为李路同志这边没有一个确定的回复,所以我也没办法汇报。根据省府的指示文件要求,鼓励多方参与股份制改革。厂里经过慎重考虑,鉴于红星厂有丰富的外贸经验和技术实力,而奋远公司作为内地资本控制的港资合资企业,有丰富的现代化企业管理经验,厂里因此决定邀请红星厂与奋远公司参与此次股份制改制的会议。”
这样的会议是你说邀请就邀请的吗,领导坐在那里对此丝毫的不知情这合理吗?但是,钱高官什么也没说,看不出实际上是什么心情,但见他微微笑着,说,“嗯,多方探讨还是有好处的,新光明厂落实指示精神很到位。”
副市长可能看不出这背后蕴含着什么,但对常务副专员和钱高官这样的副省级官员来说,王嘉庆能这么说,且李路毫无疑问的准备充分地带了这么一个强大的团队过来,已经说明了一点——没有更高级领导机关的批准甚至哪怕是默许,这些事情都不会这样发生。
情况发生了变化,不是引入奋远公司,而是一口气引入红星厂和奋远公司。此时在吴永辉这里,他只有一个感觉——本为主角之一的香港永基集团瞬间沦为了陪衬。
至于坐在王嘉庆身边的郑凯韵,看见李路的那一刻,他的脸色就黑了下来。当他听到王嘉庆介绍的情况,表情是控制不住的愤怒。这些情况,他根本事前一点都不知情。
郑凯韵有不好的预感,香港永基集团注资新光明厂这个事情哪怕是能够实现,效果也大不一样了。
加上政府那边,四方人员各怀心思,事情随着李路的回归变得扑朔迷离起来。一些之前趁李路出事而有些小动作的人,此时看着李路,那颗心脏是控制不住的颤抖,他们甚至已经看到了狂风暴雨一般的报复即将到来……
几乎所有人都猜测过李路回来的时间以及想象过他回来的方式,但没有人能猜中,甚至王嘉庆也不知道。
他以为来的会是李耀华或者余嘉豪,甚至是他们二位。因为他之前和余嘉豪商量好的计划,最后一招就是奋远公司直接杀过来参与会议进行谈判——引入第三方注资,这是王嘉庆唯一能想到的制衡的办法了。
王嘉庆根子上依然是国企官僚属性,他想尽一切办法想要维持的是自己在新光明厂里独一无二的话语权。现在的新光明厂他说了算,党务人事之外的一切事务,以他的威望和成就,他甚至不必过多地考虑郑凯韵的意见。
但是,股份制改革之后,毫无疑问作为厂长的权力会得到非常大的限制。倘若要搞成集团公司,有董事会作为制约,他的权力势必会受到极大的削弱。
同样是考虑到自己的位置,不过王嘉庆的目的是把新光明厂发展成国内最具代表性的企业,而不是考虑的个人利益。作为国企官僚系统中的年轻一员,他有理想。
大会议室里的人,钱高官为首的省府的官员不认识来人,但是他们能够从走进来的几位年轻男子身上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强大气势,尤其是居中的那位年轻人,给人沙场归来风尘仆仆之感。
其他人看清楚了居中大步走进来的男子之后,情绪各异,无一例外都很激动。在众人不太能注意到的后面,周秘书悄悄向那名男子竖起了大拇指。那名男子扫视过来的时候,微笑着点了点头。
王嘉庆下意识的站了起来,有些发愣地看着那名男子,“李路?真是你,你可算是回来了。”
这一句话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声,这一句话直白无误的感慨,即便控制了情绪,也依然的让人深切感受到了他的如释重负,甚至有一丝等来了依靠的意味。
来人是李路。
他那还是那个样子,还是一身半旧不新的没有挂红领章的65式军服,穿着还是那双洗发白了的解放胶鞋。他这个形象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他甚至很少穿红星厂的蓝色工衣。就连和克莱斯勒防务的韦德、bb公司的罗伊德、格鲁曼公司的威尔斯这些著名外企高管进行动辄上亿美元合作谈判,他也依然是这幅打扮。
也唯有上一次去上海,才穿得人模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