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一部分人继续对航发厂的选址进行具体的实地考察研究,由李耀华负责带着。李路和葛大爷带了另一部分人回到车那里,驱车前往暂定的坦克合资工厂的选址。
得亏使用的都是越野能力强悍的硬派越野车,一水的红星陆地巡洋舰和红星帕杰罗,道路再烂也照样的过,哪怕没有路,也直接碾压过去。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陷车,有些地方的地质很松软,这些车使用的都是普通的at轮胎,没有经过放气什么的,比较容易陷车。
一路颠簸四五公里,到了东北角的位置,也就是红星厂侧后靠东边的位置,距离海边有差不多一公里的距离。
李路对葛大爷说,“选这里,是看中了那边的水深非常的适合建重载码头。西边的那块山地,适合搞试验场。我这坦克出场,经过出产检验,然后铁轨输送到码头,直接装船发走。”
葛大爷问道,“这个厂子,计划建设期多久?什么时候投产?”
李路说,“一年,争取一年后投产。”
“时间很紧。”葛大爷皱眉道。
换成外国人那是一定会惊呼不可能的,一年时间建一个坦克厂,那无疑是痴人说梦。但在华夏人眼里,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不过,葛大爷考虑的是建设期,他当然的不知道厂房建好后,安装生产设备组织零部件供应链需要多少时间。还有最重要的人员培训,生产工人的培训。
要实现一年后投产,只有一个办法,工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准备工作同步进行,甚至可能要把生产设备的安装提前到与厂房建设同步,建好一部分就安装一部分,争分夺秒地追赶时间。
李路说道,“不管用什么办法,一年之内要完成厂房建设以及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
葛大爷却是笑道,“你要是舍得花钱,联系一下,请外地的建筑公司提供支援,人多了,干活自然就快。”
“对,我倒是没想到咱们有这个优势!”李路恍然大悟。
举国体制的好处显而易见。
时间转眼就到了四月,陆港的天气逐渐炎热起来,气温上升得特别快。
葛大爷带了几个人从上海回来了,陆港这边的许多工程需要他的坐镇。就算李路不叫他回来,在基本完成了上海浦江汽车城、红星汽车上海分厂这两个工程的工程设计之后,他也是坐不住要回来的。
相对而言,陆港这边的工程远要比上海那边的重要而且庞大。
单单是红星厂的扩建就是个浩大的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更别说与克莱斯勒防务公司的合资工厂,还有红星防务公司的生产区扩建。
歌星厂已经开始往陆港这边搬,红星厂必须加快速度完成所需厂房的扩建。林怀志带了一直先遣队抵达陆港,他们会负责协助指导厂房等设施的建设。他甚至组织了一支兼职工程队过来。看到那些由青壮技术工人组成的工程施工队,李路就感慨万千。华夏人民能够不断创造奇迹是有原因的!
葛大爷的返回,意味着李路可以省下许多设计费了,否则他还得请省城建筑设计院或者其他设计院来进行设计。葛大爷拉了一帮学生过来,没想到他在陆港大学里还有不少学生——他的学生就是教师。
在红星工业园里,李路陪着葛大爷看场地,后面是一帮子葛大爷的徒子徒孙老部下跟着。
李路回头看了眼,说,“葛大爷,我给你搞个设计院吧?”
“此话当真?”葛大爷盯着李路问。
弯腰卷了卷裤管,李路笑道,“当然是真的,我出钱你出人,搞个建筑设计院,以后修房子修路什么的,咱们就自己干了。”
“那没问题!但是这个院长必须我来当。”葛大爷眼睛里闪着光。
这官迷没法说了。
李路呵呵的笑,在葛大爷另一侧陪着走的李耀华忍不住笑出来来,说道,“葛老,那是肯定的,院长必须得您来担任,总工不也得是你吗?您老人家只要把人员配置齐全了,其他的哪里会是问题。”
葛大爷说道,“你们都放心,按照我的条件来,我给你从国家级设计院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