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近况

三国之竖子 俆若林 1098 字 9个月前

“唉!你不明白。孙坚这个人因为一些私怨就杀掉了荆州刺史王睿,然后仅仅是因为南阳太守张咨不给他供给粮草就将其逼死。这样的一个人,能耐再大,你敢跟他相处吗?”回想起在后世听说过的故事,韩言只能在心底叹息了,“对了,刚才那个信使特地强调说袁本初让我带着全部人马前往旋门关,怎么?我们现在的人马已经壮大到了袁绍都要正视的地步了?”

本来韩言后面的这句话只是在说笑,想缓解一下因为孙坚而带来的尴尬气氛。

谁知道,听完韩言的这句话之后,黄忠往前走了几步来到了韩言的面前,然后单膝下跪,朗声道:“启禀主公,经过这一个月的休养生息,主公您的麾下的兵马已然超过一万人了!”

“什么?一万人?怎么会这么多?”

想想自己走的时候人数虽然不少,但是终归不过六七千,七八千的样子,这一个月就超过一万,难不成黄忠征兵了?

似乎是看出了韩言的疑惑,黄忠开口解释起来,“主公,这一个月我们保护联军的粮道,我有意练军,因此带出去的人马总是不少,人手没什么损失不说,一听说主公您的大名,那些投降的敌军竟然也有九成愿意依附,一来二去,人就多了起来。而且,这些人至少都是经历过战阵的,绝不是袁绍等人草草征来的那些大头兵!”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那个信使会在被我刁难之后还坚持提醒我要我带着全部的人马前往旋门关,原来是有这样的原因。”

曾经设想过黄忠会做出什么样的成绩,但是韩言也是没有想到他竟然能够做到这个地步。

一般来说,偷袭粮道的人数是不可能多的,因为只要人数一多行动力就会下降,这是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规避的。而且粮道所受到的保护极其周密,又是在敌军的势力范围之内,所以偷袭粮道的话基本上就不可能抢夺走粮草,最多也就是就地烧掉,烧不掉的,至少也要将车马破坏甚至是说推到隐秘或者险峻的地方。

来破坏粮道的人一次不可能太多,哪怕来的次数不少,也不可能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天天来,这样一算,韩言猜想黄忠十有八九是将人家前来偷袭粮道的人一网打尽了,就算有几个漏网之鱼,估计也是少数拥有宝马坐骑的将领。

不过说起偷袭粮道的人来,韩言却是突然想起来了一间事情,“对了,汉升,那什么,我走之前曾经跟李儒有过约定,说是要帮他解决偷袭粮道的人的。怎么样,那个人是谁?被你关在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