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终的收视率已经出来,达到了1810多万,甚至节目都临时加长了半小时。离开电视台后,荆建稍稍松了口气。今天的效果不错,还算是比较值得。
……
陷阱往往就在中美关系中。回到家中,心中就这话题感叹了几声,荆建就把这事抛在脑后。可是在第二天,制片人索拉纳突然来电话:“布兰布尔,大事不妙,国会山有议员提出议案,要对影片重新审核,可能影片的上映要延期。雪莉已经飞往华盛顿,她会尽量寻找关系。”
“什么?重新审核?推迟上映?”荆建大吃一惊。
索拉纳很快与荆建见面,说明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其实美国的电影审核可以说宽松到极点,只要拍出电影,就没什么不能公开上映的。最多也就是定下影片分级。想想那些日本的小电影,不都挂在美国拍摄,片头还有fbi的警告吗?(郑重声明,我只是听说,你们要相信我。一定要相信我。笑)
而《无限3》早已经通过了影片分级,也就是影片审核。从程序来看,已经完全可以合法上映了。
然而不知哪个脑残议员吃饱了撑的,突然提出议案——不是现在还在对中国制裁吗?这部影片不是有中国官方的投资吗?这里面有没有违反制裁法案呢?来来来,我们认真再次审核不为过吧?
真要说起来,这个议案的理由相当勉强。其实本身对中国的制裁就三心二意。现在都已经是海湾战争结束(海湾战争之前,因为需要中国的常任理事国那一票,美国都已经不把自己的制裁方案当回事),中美两国早就开始了多层次的交往了。所以中美民间根本对那个所谓的制裁没感觉,甚至许多经历过90年代的中国人,他们都不知道还有制裁那回事。
然而可以不当一回事,包括在影片拍摄前,美国大使和总统艺术与人文委员会的某位委员(一般都是著名艺术家,但这里同样代表官方身份)都到北京剪彩。可是真计较起来的话,这些方案并没有取消啊?
分析后,荆建就知道哪里出了幺蛾子。就算再次审核,同样没有审核不过的理由。但上映的时间就来不及了,肯定要择期推迟上映。区区一部电影的小事,总不见得让那些美国议会的大老爷加班加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