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的话就比较有代表性:“老板,我并不反对无偿推广,但以后肯定要通过卖出软件盈利。而且您还想无偿的送给蓝星网?原先不是准备开一家冰山旗下,专门做杀毒软件的子公司吗?”
对吉姆他们的疑问,荆建同样相当无奈。其实原先的打算根本不是这样的。本来准备差不多的时候成立子公司,专做杀毒软件,先利用着领先一步赚上一大票。等到打响名气后,再让蓝星网出资高价收购,随后就采用360模式,流氓捆绑,滚雪球般不断的增加用户。等到浏览器和搜索引擎相继推出后,蓝星网在门户网站的独霸地位就憾然不可推动了。
发现没有,这让冰山网络一下子少赚了两大笔。一笔是现在卖杀毒软件,另一笔就是卖公司。难道荆建就不想吗?这不是没办法吗?
幸好,荆建的威望够高,而且他的打算别人也不怎么了解,经过一番解释,吉姆他们勉强的同意了这个方案。
顺便解释一下,网络时代,有些项目确实可以提前进行研究,但推向市场的时机就很有讲究了。先看看下列的这些著名企业,浏览器的先驱兼殉道者网景公司,成立于94年;搜索引擎的先驱兼殉道者雅虎公司,成立于95年;社交软件的先驱兼殉道者icq,成立于96年;电子商务的先驱亚马逊和ebay都成立于95年。
好吧,忘了那个什么殉道者,这就是网络时代残酷的优胜劣汰。发现规律了没有?这些公司不约而同的都在95年左右成立。为什么呢?这就要说到技术的发展,同样也需要软硬件和外部环境的相匹配。就算有了万维网协议,还需要电信公司布设线路吧?需要pc能发展到使用软件吧?要不然,光一个内存不够,就能让你干瞪眼。
虽然因为荆建的原因,万维网足足提前一年出现,但互联网时代的大发展,起码也要等到92、93年。因此现在,唯一取之能用的也只有这杀毒软件了。
此时美国同样是热闹无比,不过他们对足球新闻就没什么兴趣,有兴趣的当然是那条绯闻。然而这次是媒体热热闹闹,吃瓜群众却已经有点审美疲劳。还是柯林说的好,他在自己的节目中说道:“我们要淡定,布兰布尔就是习惯性的抢头条!”
谁也没有注意到,在某些财经报刊和计算机专业杂志角落出现了某条很不起眼的新闻,蓝星网推出全新pc版杀毒软件,并且能够网上升级,承诺永久免费。
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病毒同样慢慢的成为了热点。尤其是当时的人们还不了解计算机病毒,往往只能从想象中的影视作品中得知,这就导致了计算机病毒被神秘化、妖魔化。还真有这样的笑话,家中孩子的电脑中了病毒,求助“全知全能”的老爸,然后老爸就把计算机全部拆开,放开水里浸泡,并且倒进去一大瓶的抗生素……⊙?⊙
因此就有许多用户正为计算机病毒问题而烦恼。然而此时杀毒软件的研究才刚刚开始,一般计算机中毒后,都是专门的计算机安全专家上门解决。可以想象,首先pc用户就很难接触到那些安全专家,其次那些人的价格又贼贵,除了那些大企业,个人根本就支付不起这些人的报酬。有了需求,就有市场,于是在硅谷、在世界各地,就有不少小团队正进行着杀毒软件的研究。而仅仅是去年,第一款杀毒软件cafee才刚刚诞生。
对整个世界来说,免费杀毒软件可能只是个很小很小的新闻,可是对那些正在研究的团队来说,这宛如就像是晴空霹雳。他们做研究是想卖软件赚钱的,你居然来了个免费?这还让其他人怎么活?
……
由于荆建的指点,冰山网络的计算机病毒软件研究团队早已经成立了一年多,而现在正是差不多出成果的时候。
其实杀毒软件在技术上,真的不算很高端。君不见,在90年代的中国就有不少杀毒软件公司吗?甚至还发明过昙花一现的防毒卡。几乎与世界上的那些杀毒软件公司在同一条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