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规模小了

1984之狂潮 再次等候 2186 字 9个月前

“物资?什么物资?”

“第一笔我准备全部采购钢材,螺纹钢等建筑用钢。我不会让朋友为难,你们苏联不禁止钢材出口吧?”

潘采夫立刻就心动不已。由于苏联的经济困境,钢铁产业变得相当萧条,用钢大户的建筑业和军工业全都需求大减,而世界钢铁市场又相当饱和,基本就没什么大宗出口的机会。

而荆建那二十亿卢布如果全部购买钢材,一下子就能解决七、八十万吨的产能,而且出口的并不是什么原材料,怎么说钢铁也是工业制品。更不是什么敏感的特种钢,不见得用这螺纹钢去大造碉堡?

这条件实在够吸引人,不仅原先的底线三亿美元,变成了现在的十亿,而且能促成出口大笔的钢材,这反而让潘采夫有点疑惑:“布兰布尔先生,十分抱歉,能否请教,您这样做的原因吗?”

“原因很简单,这对我有好处啊?”荆建笑道:“潘采夫先生,诺娜,你们想过没有,汽车厂该怎么发展?”

见他们全神贯注的看着自己,荆建继续道:“对我来说,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目前的卡车项目确实能填补中国货运车市场的缺口,投资前景看好,但从长远角度看,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离国际先进水平有一段差距。也就是说,目前的一切是为了救急,而发展需要不断投入。难道你们不想打造世界一流的汽车企业吗?难道你们以后就不想开发轿车项目吗?然而这更需要大量投资,否则只是一个很美好的梦想。”

说到这里,荆建做了个数钱的动作:“对,以后还需要钱,很多很多的钱。一部分可以通过企业经营积累资本,但其他部分呢?难道到时候再向你们要求贷款吗?”

潘采夫和诺娜越听越感兴趣,他们很想听听荆建的经营理念:“那您的意思?一步到位多贷些款吗?”

“有这方面的原因。”荆建笑道,“通过这些物资的转卖,可以积累一些资本,尤其是以半年为一周期吧,三年就能周转六次,总数量加起来绝对不少。”

别看潘采夫显得表情轻松,其实他内心里是相当紧张。

如果刚才荆建一口拒绝,那反而好办了,其实这也是某种试探,荆建到底有没有钱?如果拒绝的话,那就证明已经用完,也就没什么好谈了。

毕竟荆建连苏联人都不是,没扒杆子跪求着借钱给他的道理,如果你想要贷款,那多少要给我们苏联一些好处吧?

欣喜而又紧张的是,荆建居然开始陷入沉思,不管怎么样,这起码证明应该拿的出这笔钱,无非是在考虑合不合算。而潘采夫心理底线是三亿美元,如果能获得这笔外汇,那么这次就不虚此行了。

短短几分钟,潘采夫心中在忐忑,而诺娜就毫不掩饰脸上的紧张。她紧盯着荆建的表情,为他的每一个皱眉、每一个动作揪心不已。

终于荆建舒眉一展:“我觉得这条件可以谈,但有些不公平,尤其对你我双方都不怎么公平。”

潘采夫和诺娜齐齐一愣,接着大惑不解,某方吃亏某方占便宜,这相当正常,可是怎么会双方都“不公平”呢?

荆建娓娓道来:“如果是你们这套方案,我几乎等于拿五亿美元购买了你们这些设备,实际上你们的设备技术折价为七亿多美元,事实上你们已经吃亏了。我说的对不对?”

潘采夫露出笑容:“布兰布尔先生,您说的确实没错,这也是我们对您这位老朋友的一种感谢。”

“呵呵。”荆建微微一笑,“但对我来说,等于五亿美元被锁定三年,或者说是用五亿美元交换了十亿卢布。明人不说暗话,卢布的黑市价应该远超了1:2吧?”

听到这里,诺娜就有些着急:“你不能这么算,美元债券是支付利息的,并且能在债券市场交易。这谈不上锁定吧?”

“哈哈哈。”荆建笑着摇摇头,对潘采夫摊开手,“可爱的诺娜小姐似乎很性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