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承诺后,安德烈心满意足的告辞离开。荆建同样有种峰回路转后的快感。能够获得这样的巨额贷款,不要白不要!
然而这是笔正常的贷款倒也罢了,荆建却明白绝不会正常,尤其是苏联解体后卢布跳水般的贬值。为了预防可能的后遗症,荆建就需要一道防火墙,而伊里采夫就是个很合适的人选。
表面上,荆建旗下的产业与苏联外贸银行就是很正常的公事往来。而通过伊里采夫的公司,就可以做些上不了台面的事。反正可以制造在香港的“老乡偶遇”,伊里采夫也熟悉苏联的情况,他们之间的交往也会方便些。
应该说,如果真能够拿到这163亿卢布的贷款,荆建做许多事都能方便些。可是现在,他又有些幸福后的烦恼——那么多的钱,又该怎么用呢?
纯粹的贸易肯定不行。难道先贷款,再用贷款去购买苏联的紧俏商品吗?这就是把苏联政府当傻逼了,这不等同于苏联赊账给163亿卢布的货物吗?而且荆建需要的化肥、塑料粒子、有色金属等商品,苏联也要肯卖呀?
为了有所交代,那就一定要有个说得过去的项目。可是又要找什么项目呢?一时之间,荆建就有些找不到方向。
汽车厂肯定不行,而苏联比较优势的也只有重工业。可是真的扳手指算算,还真没什么合适的。
想到最后,荆建决定不去想了。船到桥头自然直,有了钱,还怕没地方花吗?
反正自己也暗示过安德烈,让他发动自己的关系,拿出苏联愿意提供的项目或者商品,这总比荆建自己盲人摸象强许多吧?
……
安德烈的动作很快,他回到香港后,果然“巧遇”同乡伊里采夫,并且很快就成为了“莫逆之交”。一切仿佛都在默契中进行。贷款申请已经进入到审批流程,而安德烈提供的项目和商品目录也传真到了荆建的手上……
荆建微笑着浅饮咖啡,不紧不慢说道:“安德烈先生,有两个问题,首先没有了汽车厂项目,我就没有足够的抵押。第二,我拿了那么多的贷款,同样没有足以吸引力的项目。我认为这两个问题不解决,我们就无法继续下去。”
中午休息的时间并不长,荆建也没空绕来绕去。索性就开门见山,要听听这位安德烈有什么想法。有贷款,荆建当然举双手欢迎。可是拿了烫手,那就没意思了。
安德烈笑容满面,他似乎已经胸有成竹:“布兰布尔先生,您是投资方面的专家,您说您没投资的项目?那应该是开玩笑吧?至于您说的抵押品?除了您大江日化的股票外,听说您的骷髅海有足够的流水,这应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吧?”
荆建完全听懂了安德烈的意思,这已经是明目张胆的违规操作。与荆建无关,说的就是苏联外贸银行的流程。
一般来说,通过某家公司的流水和盈利能力,确实能发放一定数额的贷款。然而骷髅海以前可能没有贷款吗?
这里就不详细介绍外贸的具体流程了。简单介绍一下,像骷髅海,在欧洲或者美国接到订单,然后组织内地工厂生产,并且运输到欧洲或者美国,随后货款付清,这笔生意才算完成。显而易见,走完这个流程,一般就需要小半年。
然而对一家外贸公司来说,资金毕竟有限,如果全部都用自有资金的话,一年的周转也就是两、三次。那怎么办?当然贷款啦!凭着订单和流水做证明,就可以到银行贷款,如此一来,就能借用银行资金一年周转五、六次,甚至十几次,那么区区一点贷款利息也就忽略不计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那就应该知道,骷髅海不仅会有贷款,而且贷款的比重肯定不会小。一般来说,同一地区的银行是会互通消息的。打个比方,骷髅海的贷款额度评估是一亿,在其他银行已经贷款七千万,那么为了防止风险,最多也就是给他贷款剩下的三千万了。
然而总有例外,比如安德烈的苏联外贸银行。他并不是一家纯粹的商业银行,而是带有某种政策性银行的性质。
而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有所不同,有时候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负责人,也就是这位安德烈经理的权利极大,许多时候甚至能够一言而决。但要注意:给你贷款可以,甚至贷款不盈利也可以,却一定要有个很过硬的理由。
其实原先的这些已经与荆建无关,他已经完全放弃了。但万万没想到,这位安德烈经理居然会主动过来,并且今天话里的意思……?似乎在为自己找理由的赶脚?
带着微笑,荆建迅速的想通了这一切。沉吟了一会儿,荆建突然问道:“可以称呼您为安德烈吗?叫我布兰布尔,我喜欢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