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筑明白杰顿说的有道理,但与“901工程”此时的条件比较,那就绝对没剩下什么吸引力了。
而中国的经济在宏观上是受到调控的,并不是说你想投资什么就能投资,认为光有钱就行,还需要得到审批,也就是计委(后来的发改委)的审核批准。
打个比方,计委预测未来五年中国石化市场缺口是100万吨乙烯,那么给了“901工程”70万吨,给国内厂家剩下的30万吨,那么水井集团就没有份额了。
而这是出于防止重复建设浪费的考虑,在经济建设中确实起到很好的效果。然而也有一些问题,比方说,对经济需求的预测不足,导致建设的滞后。不知是否记得全国性的缺电慌?就是因为三峡工程占有了大部分的配额,导致其他电站都少批不批。没想到中国经济发展如此迅猛,居然一下子出现了缺电慌?这才使得各地大力发展电站和输电网络。
其实这真的很无奈,就算实现了大数据,谁敢预测中国二十年后的经济发展呢?而在此时,又谁能预测未来二十年中国经济会开挂呢?导致包括石化、电力在内的大量基础行业会出现很大的缺口呢?
因此到最后,杰顿就给出了个解决方案:“我能理解中方的顾虑,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补充性条款解决这个问题。打个比方:我们水井可以承诺,三年内放弃获得人民币的兑换券,十年内逐步减少兑换权的比例,所获得人民币分红全部都用在中国大陆的投资。诸如此类。具体条款可以商议,我们有着绝对诚意。”
荆建在一旁喝着茶,似乎是事不关己。而顾红星早已经呆滞住了,他根本没想到自己突然卷入了如此庞大的项目。
讨论在继续:“具体操作上的事涉及商业机密,我无可奉告。但请不要质疑我们集团的实力。这份是我们在美洲银行一亿美元本票的影印件,如果正式立项,这笔钱能够随时打入到中国政府指定的银行。这份是平田银行开具的800亿日元的资金保证。而其他的那些,我相信关于土地出让金、建设项目以及中国能够生产的设备等项目,你们中方绝不会不感兴趣,应该同样会给予人民币贷款或者折算成投资吧?这完全可以在正式谈判时商议。另外可以透露,我们的资金引入可以有多种形式。可以引进战略投资者,可以贷款或者债券,甚至会做上市融资的准备。我们水井是很成熟的商业投资公司,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商业项目的风险可控。也就是说,我们比你们还要担心这个项目失败的可能性!”
“感谢杰顿先生的解释。这是我个人的好奇,请问你们为何考虑在沪江市?”
“两方面的考虑:首先是安全和环保,在岛屿上建设比较合适;其次是水运方便,石油天然气进口运输和产品销售运输成本较低。”
“咦?您就不考虑国内生产的石油天然气吗?”
“当然可以。但我们还是希望掌握多种渠道的原料供应,不想受制于人。”
“抱歉,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你们从海外进口石油天然气,再到中国销售石化产品,那么外汇平衡问题该如何解决?你们准备怎么样解决出口比例的问题?”
此时在中国的三资企业,全都有个外汇平衡问题。也就是说,你进口了多少外汇的原料,就需要出口多少外汇的产品。而投资部分也同样如此。投资的外汇部分可以官价兑换为外汇,并且带出境外,超出部分的货币并不能自由的兑换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