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贪婪

1984之狂潮 再次等候 2161 字 9个月前

荆建连忙转移话题:“教授,您什么时候访问中国?朱教授和我们京大都很希望您来交流。”荆建心里明白,查克利教授这个老头不正经起来,还不知道要说些什么胡话呢。

“呵呵,布兰布尔,你走了不算,还让丽莎怀孕?现在居然又算计起我这个老家伙了吗?”果然,查克利教授几句话就让荆建一头瀑布汗。

荆建连忙向朱国良解释:“丽莎就是我媳妇。”接着半是威胁、半是利诱,“教授,我有几位基金会的朋友……?”

“嗯。”查克利教授就等这句话呢,他变得慈祥无比,笑眯眯道,“我就喜欢听话的孩子。那你们先给ulca邀请函,我看看明年上半年有没有安排。”

对这几句“黑话”,朱国良听得莫名其妙。只有荆建心知肚明,他起码要给查克利教授的实验室捐款上百万美元。幸好,美国鼓励慈善捐款,能少缴纳不少税,荆建的私人财务上并不会损失些什么。

不过有句话朱国良肯定能懂——明年上半年,将有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访问京大?他是喜出望外:“欢迎、欢迎,到时候一定扫榻以待,我回国后立刻向京大的校长汇报。”

而在这样的学术会议上,朱国良只能算是小有名气,而查克利教授就是鼎鼎大名。所以交谈没多久,就有不少教授学者聚了过来。甚至吸引了几位专业记者,频频向这里拍照。

“哦!我还以为这里交通堵塞了呢。”走过来的是这次会议组委会的塞拉芙教授,一位四十左右的德国女教授,风韵怡人,在一群科学家中算是鲜花的存在。

“哇,我的小可爱。”查克利教授这个口花花老头果然是本性暴露,“塞拉芙,你终于想我了吗?”

盯着桌上那只厚厚的信封,吕良眼中闪过一丝贪婪。足足五千马克,放黑市上能换两万多人民币,这已经是他个人三、四年的收入。

然而最后理智依然占到上风。吕良挤出笑容:“鲍尔先生,您这是什么意思?这钱您快收回去。”

观察着吕良的表情,鲍尔微微一笑:“这是我个人的一些馈赠,并不需要吕先生答应什么。您也知道,费克斯化工是欧洲一流的化工企业,技术在全世界都算一流。虽然你们国家的技术比较落后,但还是有些东西能给我们启发,比如说闫先生的那项技术,我们费克斯化工就比较需要。这样吧,三十万马克,你们再考虑考虑?如果成功的话,我将再给您一万马克的感谢费。”

看到吕良眼中在挣扎,鲍尔暗暗松了一口气,他心中在庆幸,今天总算没有把事搞砸。

其实没人知道,通过组委会拿到闫琨的演讲主题以后,费克斯化工的技术人员一分析,惊讶的发现居然是罕见的“彩蛋”。之所以会叫“彩蛋”?那是因为这项专利利益惊人,一般来说,获利将超过上亿美元。而专利和专利也是不同的,如此重要的专利,可能好几年才会出现一次。

这一下,费克斯化工就坐不住了。可以想象,等到闫琨发表了讲座,各大化工公司要么抢破头,要么毫不犹豫的剽窃抢注。于是费克斯化工的董事会下令,一定要想办法独占这项技术!

而在费克斯化工的商务部,鲍尔算是一个中国通。接受了这项任务以后,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借用技术交流的名义,套取到这项技术。因为鲍尔很熟悉中国的国情,知道中国有许多技术是没钱申请专利的,更没那种专利保护的概念。而且费克斯化工的技术收集部门同样查的很清楚,这项专利根本就没有在欧美主要国家的专利局进行申请。可万万没想到,就在一见面的时候,鲍尔从吕良的话中套出,闫琨居然先去申请了专利?竟然在今天上午申请了专利?

鲍尔的反应很快,他当机立断改变了计划。趁着其他的化工公司还不知道有这项专利,立刻抛弃了免费获得的想法,开口就出价20万马克。这又源自鲍尔是中国通,因为他知道,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技术人员,他们根本就不了解国际行情,而20万马克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完全就是一笔巨款。

然而天不遂人愿,这笔“巨款”确实让眼前这位中国代表团领队心热不已,可是给那位闫先生传话后,却没有丝毫的回音。

鲍尔并不知道,其实这是闫琨在犹豫,他还以为自己的筹码不够,于是等不及了,立刻就对吕良开始了金钱攻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