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院方面,第七境五位,第六境八十一位。
第七境总共二十五位,至于第六境,一共四百八十四位。
除了军政、护国院方面之外,变化最大的就是各神城之中。
有感于神城太多,距离太远不好治理,所以加了太守一职。
一百座神城,化为一郡,一郡之首为太守,同样的军政分离。
太守皆为第六境大学士,神城城主为第五境。
军队方面也为此做了不小变化,这也是这十几年来,最耗费时间的事。
如今大恒疆域划分为二十个郡,剩余的七百多座神城,由无疆皇城直统。
朝廷方面就是如此。
最后,便是天罗地网,和镇守皇宫大内的强者了。
天罗地网强者并不多,除了郑和与莲,第七境也就一位,在地网中,第六境四十多位。
镇守皇宫大内的强者,多为女子,第六境,共二十来位。
数百年发展,从无一丝懈怠中,董恒拥有了这般让万剑宗、都绝不敢小看的实力。
实际上,如今的大恒,第七境、第六境,相比较于它的疆域来说,是显得有些多的。
没办法,都会投资,人家看好大恒,董恒自然不能不收。
这还是十几年整顿,狠狠杀了一批人,才有的结果。
也正因为有了这些人,他才可以大规模整顿。
整顿好的现在,不安定分子已经清除了大半,不过也因为这些大臣绝大部分都是新加入大恒的,在大恒没有根基。
所以想要理顺各方,真正稳定、掌握地方,从而稳定大恒,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还有让这些人真正心向大恒,扎根大恒,辨明忠奸,更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
但董恒还是做了,因为相比较于这种情况,他更厌恶以前那种情况。
现在这种情况,他可以慢慢的发展,调整,增加官员的向心力。
而以前那种,则是无数的吸血虫,趴在大恒身上吸血,还有更多的有异心者,他如何能忍?
如今的大恒,虽然有很多不稳定,但却是一片清明,生机勃勃。
前朝余孽和新人相比,他当然更喜欢新人当属下。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
当然,董恒的决断,也是少不了。
大恒的发展速度,很快,非常快,他不会停留下来等任何人。
哪怕这个人有再大的功劳,跟不上就只能被淘汰。
自然,这也是立足于有一批能跟得上的臣子,他才能这样做。
否则整个大恒就他一人进步飞快,其他人都跟不上,他还迈很大的步子,这绝对会使得根基不牢,稍有不慎,就是国破的下场。
不过虽然使不少人退位让贤,但董恒也使用了老方法,赐予他们一些爵位。
爵位不高,但却可以终生的,有的还可以传承一代或几代。
如此虽加重了大恒气运负担,但也不多,也不至于使人心寒,是拉拢人心的手段。
而且大恒成立以来,这种情况不止是一次了,还有别的情况,所以大恒勋贵并不少。
他们是大恒的负担,却也是大恒的底蕴,是大恒的人才预备队。
因此,也是双方皆利。
政务院中,除了龙庆这位丞相、和六部尚书外,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多了一个议政大臣的位置。
如今共八位,退下来的三位尚书,李如晦、蔡文鹏、郭华。
还有退下国子监左监正之位的张文若,以及现任国字监左右监正的林温、诸葛亮,和参加科举的四位大儒之一张文若,最后一位是龙轩。
八人就是政务院议政大臣,这个职位位列三品,顶头上司就是龙庆。
职务是帮助董恒、龙庆处理政务,也相当于分了龙庆的权,还相当于董恒的智囊团。
虽然没有六部尚书独掌一部的大权、实权,但也有参政、议政、甚至是处理政务的权利,虽然只是辅助、只能写上建议。
实则,就是削弱版的龙庆。
这八人,就和龙庆、六部尚书,组成了政务院最高层。
……
相比较起政务院,军务院就显得有些简陋了。
没办法,一来成立时间太短。
二来就是最大的问题,适合的人才太少。
想要在军务院工作,中低层也就罢了,可是高层却不那么简单了。
起码你要让军队认可你,比如后勤部,掌管军需,范围很广。
但军队会让他们的命脉、交给一个普通的文臣管理吗?
即使表面服从,暗地里就说不定了。
别说可以以官位压人,军队最抱团,三位军团长就是他们的靠山。
说白了,这还是一个实力为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