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飞船所申请的客货两用证书,目前只同意放开货运许可,等到拿到正式适航许可或是安全性得到充分考验之后,才能允许载客。正式文件应该就在这几天会出来。”顾主任解说得很仔细。
一开始,军方就对飞船所使用的电动发动机配套组件以及整套飞行智控系统非常感兴趣,已经试探过陈文浩的口风,打算一口气订购个五六艘飞船,最好还能拿个优惠价。
陈文浩对此的回复是:要订购没问题,要优惠也没问题,支援国防建设人人有责嘛,不过目前阶段团队的所有精力都在应对适航审查,同时为了避免产品有瑕疵,要等通过适航审查后才会批量生产。
军方本来对适航证之类的持无所谓态度,那是管理民用航空器的,军用的不受此管辖。可是得到陈文浩的反馈后就急了,当初国产的支线飞机可是足足试飞了六年,才在国内拿到适航证,而像飞船这样的全新产品,没有先例,如果正常走流程,真不知猴年马月才能通过。于是,在得到陈文浩允诺届时将以半价(4000万元单价)的优惠向部队提供六艘标准型飞船后,军队的高层出面了,和民航局进行了直接沟通。
看来,这就是军方和民航局沟通的结果。嗯,还不错,在现有框架内,最好的解决方案了。
……
……
顾主任透露的情况很准确。三天后,来自民航局的正式文书就到了,基本内容和他所说没什么差别。另有两点补充:
其一,正式的适航审查工作还将继续,可做的测试还将继续,同时飞行器审定小组将根据飞船的具体情况编制全新的审定手册,需要公司的配合;
其二,安全改装工程可以即时进行了,通过审查后,才能拿到特殊颁发的临时适航许可。
……
公司里组建不久的飞船开发团队有了第一个大活——对现有的飞船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加装应急的安全装置。
团队中绝大多数人加入公司也就半年左右,在签订了非常严格的保密协议后,才真正接触飞船的技术资料。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招聘环节中,小卡利用强大的计算力不仅对每个人做了详细的背景调查,还根据专门设定的问答环节进行了测谎测定。结果让人惊讶,接近两成的面试者有极大几率属于商业间谍,国内外公司都有,其中大多都是知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