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辛苦了,估计后面还会有,照样处理就是了。”
对于想在电池技术上分一杯羹的企业,陈文浩并不打算分神关注。其他人对他的态度并不奇怪,内部都知道电池厂那边产能有限,连自家无人机想扩大生产都做不到,更别说对外供货了。不过陈文浩心里还有其他打算,不过没必要说出来就是了。
眼前他最关注的就是两件事,首先就是义东基地的建设。此前,基建项目管理小组的组长已经汇报了基地的建设情况,目前正在进行最基础,也是耗时最长的地基部分。
为了加快建设进度,基建项目被分成了三块,作为主楼的总部大楼、两幢员工住宿和活动楼、以及厂房的部分,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分别包给了三家建筑公司。
原本需要一年半以上的工程,通过这样的安排,所需时间可以缩短一半,但是成本至少上涨了30%。不过有陈文浩的坚持,加上公司账户上资金充裕,自然也是推行无阻。倒是因为招投标后很难保密,这件事被媒体报道出去后,成为了有钱任性的典型范例。
叮嘱完基建小组的组长一定要注意质量监督,陈文浩将头转向会议室的一张新面孔,他是公司新招的人力资源总监,名叫苏京冬,曾在几家大型集团主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随着公司业务的摊子铺得越来越大,方雨欣选择了专注行政工作这块,人力资源总监的职位就空出来了,经过反复挑选,猎头公司强力推荐的苏京冬开始排在了选择名单的首位。
苏京冬四十不到,正是职场男人经验最丰富、精力也充沛的黄金年龄,在上家单位发展也算顺利,对跳槽一事还有些犹豫。直到陈文浩和他深谈了一次,被陈文浩描述的公司前景打动,或者说惊动,才做出了决定。说实话,如此大野心的发展计划,若不是有陈文浩已经做出的成绩作为背书,苏京冬只会认为是痴人说梦。可是,万一,真的成为现实了呢?心中已经有所偏向的苏京冬,就此动了跳槽的心思。
当然,无限未来公司针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期权奖励,也是让他心动的原因之一。这点无可厚非,光会画大饼许诺言是不能当饭吃的。正常情况下,所有不谈报酬的工作,都是耍.流氓的公司。
陈文浩希望在义东基地竣工后,研发中心能够同步投入运行,设备和项目都不是问题,关键的是需要足够的人才。针对公司现有的项目,基础研究人才和项目领军人物都必不可少。前者可以在海量的大学毕业生中寻找,后者则需要招揽有足够实力的专家学者。
苏京冬的任务就是为年底投入使用的研发中心,做好足够的人才储备工作。他的汇报也是围绕这一点展开,目前刚刚开始进行的工作情况:基础人才可以通过大规模的校园招聘补充,领军型人才则需要在专业机构和学院中寻找,关键要先找到突破口,千金市骨的办法总是有效的。陈文浩认同了思路,直接表示,只要需要,给钱给人。任务很重,压力很大,但是苏京冬却觉得浑身充满斗志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