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闹大朝(二)

大明闲人 大篷车 3438 字 9个月前

“朕向以仁孝治天下,不施大狱,少用严刑,但望百官臣工、天下万民皆能善知朕意,克躬奉法,则天下大同,善之善也。而今看来,却是朕真是太过宽仁了些,以至于越发的不成体统了!”

弘治缓缓的说着,面上虽仍无任何表情,但所有人都从这话中听出了皇帝的震怒。

一时间,在刘健、李东阳的带领下,所有人都拜倒下去,同声说道:“陛下息怒,臣等万死。”

弘治帝又再怒哼一声,一挥手令众人起身,目光森冷的扫视了一圈,淡然道:“宣!着令殿前卫,将涉事之人尽数带往乾清门,严加看管,以候发落。大朝继续流程,再有喧闹者,斩!”

旁边杜甫躬身领旨,踏前一步大声明宣一遍,早有相关职司跑了出去。

下面众朝臣山呼谢恩,起身之际却相顾暗暗打个眼色,面上谁也动声色,心中却均暗暗骇然不已。这般大罪,皇帝竟然高高抬起,却又轻轻放下,只一个乾清门严加看管候旨便罢了,甚至连个申斥都没有。这个苏默,果然如传言那般,其人之圣宠一至于此,看来日后也好好斟酌一番,究竟该如何与之相处了。

众朝臣各自肚量,无数人转着念头,大都是暗暗盘算着回头如何与苏默拉上交情。但也有一些清正之人暗暗皱眉忧虑,如此圣宠,一个不好,怕是汪直、万氏之祸不远矣。大明好不容易才见中兴之兆,可万万不要因而前功尽弃才好。

不过无论众人究竟此刻是何心思,却都暂时默认了皇帝的处置。毕竟,大朝会自有一套流程,积累了半月之久的朝务,不能因这些小事中断打乱。

将那块老鼠屎先捞出来扔到一边,把正事儿办完才是正经。皇帝这般处置,倒也不算是错。至于说回头如何置喙,且不急,可以再拭目以待。

太康公主一事,虽大多数人并不知详情,但一些风声早已是人尽皆知。但凡心中有些猜量的,就绝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冒头,平白去恶了君王。

而那些个不明白的,却大多都属于吃瓜群众,左右不关自身,管那苏默死活的,大伙儿只乐的看热闹便是。无缘无故的出头去得罪人的事儿,却是万万不肯做的。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有些不明白却又想出风头的,只是但凡能上的这大殿的,哪一个又背后没有势力首领的?眼见一个个大佬都没有表示,那刚刚兴起的念头便也都赶紧收了回去。

朝堂之事,最是诡谲莫测,能到了这个大殿上的,又哪有真个是缺少这种政治智慧的?那种人不是根本到不得这里,便是早早没湮灭的骨头渣儿都不剩下了。

故而,一阵轻微的骚动之后,这出突兀而起的闹剧,便很快又平息下去,海晏浪平,竟似从未发生过一般。

大朝流程继续往前推进,有序而平稳。直到到了接见各外国使者这个环节,随着高宣蒙古汗国公主觐见的宣召后,殿上气氛忽的一凝,某种诡异的气息,又再氤氲了起来。

皇帝面色阴郁,沉着眼一言不发。前排一众大佬们也是纷纷皱眉,殿上众朝臣不由的面面相觑,阵阵低声的议论嗡嗡嗡的响起来。

老太监杜甫面色难看至极,冲旁边一个小监使了个眼色。不多时,值殿官一头大汗的跑了进来,噗通跪倒殿前,叩头颤声道:“臣失职,臣万死。”

弘治帝眼皮都没撩一下,仍是不言不语。班前大学士刘健铁青着脸站出来,先是对上面的弘治帝施了一礼,在皇帝摆摆手之后,这才转过身来,怒声道:“还不快说,究竟怎么回事!何人大胆,敢扰乱大朝!”

值殿官这个委屈啊,哭丧着脸回道:“回禀阁老,是今日奉诏觐见的原出使蒙古钦差副使,苏默苏公子,在殿外与人起了争执。后来朝仪郎带侍卫过去,又与其对峙起来,这才……这才……。臣万死,臣万死……。”

嘶,殿上一众大臣不约而同的吸了口气。相互对视一眼,旋即都将眼皮抹搭下不说话了。心中却俱都隐隐兴奋起来,等着看一出好戏上演。

这个苏默近来好大的名头,据闻其人之圣宠,俨然如英宗朝时的汪直之辈。最多不同的,大抵就只有一个是阉宦太监,另一个却是个白身的读书人罢了。

而且,听闻前阵子此人出使归来,内阁次辅、大学士李东阳之所以忽然被连降三级,也是隐隐与此人有关。

还有前几日,更是此人在街市上,公然辱骂皇室宗亲,与山东来的鲁王世子大打出手,竟使得堂堂鲁王颜面尽丧,随身护卫一死一伤,胆大包天一至于此。

而这种事儿,若是换个人身上,怕是早死的骨头都不剩了。但诡异的是,偏偏这事儿之后,自皇帝往下,竟没人站出来对此事有片言只语流出。不得不说,这里面的水究竟有多深了。

今日,这个苏默第一次上朝,竟尔就来了这么一出大闹大朝会的戏码。嘿嘿,却不知皇帝陛下又将如何置喙?而李阁老,还有诸位王爷宗室,又将是个什么样的态度?这真是很让人期待啊。

所有人几乎同时在心里兴起这个念头,不少人都暗暗瞄向最前面那个消瘦的身影。

刘健也是一阵的错愕,万万想不到,外面闹腾的人竟然是苏默那厮。比之其他不明情况的大臣们而言,他对这里面的蹊跷却是知晓的更多更详尽。

下意识的,他不由的微微皱眉,偷眼看向上首的弘治天子。老友李东阳和苏默的纠葛,认真说起来其实并不如外间猜测的那样。李兆先之死,或许与苏默有着间接的关系,李东阳也确实可能因此迁怒苏默。

但是,以他与李东阳同朝相交这么久的了解,李宾之恨则恨矣,却尚不至于达到外间猜测的那么失了身份。

而真正的麻烦不是别个,正是现在上面那位一脸面无表情的天子才对。

作为当朝首辅,天子最倚重的老臣,刘健哪会不知道,太康公主的病情实在再也拖不得了?今日的召见,固然是因着公事,实则不过只是一个借口和名头,天子这分明是几番试探之后,已决心要苏默出手的意思。

可估计天子也没想到吧,那小子胆大包天一至于此,竟敢连这种大朝会都敢闹腾,结果却是如今这个尴尬的局面,简直让人无语之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