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等人已经提前和何晋绅一起离开了,当日跟苏默说完洪县之事后,苏默几经考虑,还是认为最好单独解决为好。
无论是何晋绅还是田钰,两下里都涉及到古老而神秘的三大隐脉,这些事儿向来被朝廷忌讳。自己队伍中,有东厂档头王义的存在,肯定还有其他别的朝廷密探在。一旦传到皇帝耳中,总是有些解释不清。
而且,所谓江湖事江湖了,这一点,苏默深以为然。他可以动用自己的人脉和资源,协查田钰等人的行踪,但却不好堂而皇之的把事情摆到明面上。
否则,那就是打朝廷的脸了。那样的话,便是背后一直支持他的几位老国公面儿上也不好交代。要是一个不好,再牵扯到他们,那就更是对不起人了。
所以,苏默干脆让他们直接自己提前回京,先找个地儿落脚。待到自己回去后,想法儿打探清楚对方的动向,再考虑如何动手报仇的事儿。
他却不知道,田钰此刻早已化成了飞灰,而动手的不是别个,正是他那便宜老爹苏宏。而真正动手的,也正是三大隐脉中的另一股势力:裁决者。
而他的打算,除了不想让两码事儿搀和到一起外,更多的还是考虑想找些帮手。三大隐脉中,何家天然是站在他这一边的没错。但他却知道,其实在三大隐脉中,隐龙一脉更多的只是自顾自事,基本上从未搀和过其余两脉的事儿。
相对于其余更诡谲的两脉,隐龙一系最多就是来历古老些,从行事和原则上,则更像是一个古老的家族。力量相对比那两脉,也是颇有不如。
何二小姐已经明确是他的女人了,所以无论于公于私,他都不愿将何家拖入这个漩涡之中。
那么,要想对付这些个诡谲的家伙,就必须另外找帮手才行。比如:道门!
道门对自己有所求,这是他的一大优势。而道门的历史,真正说起来,便比之三大隐脉也是不遑多让。真正比拼起来,还真说不定谁能胜过谁。
而且,以道门对三大隐脉还有个潜在的利处。那便是,道门再如何让朝臣忌惮,但终归是人们耳熟能详,并且完全可以接受的存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人们更倾向于道门。
就如同后世的武侠小说中描述的正邪之分那样,以隐秘诡谲的观察者和裁决者,更容易被人划归邪派;而常常行走于世间,往往都是真骗子的道人们,却被想当然的划为正派。
所以,若果能拉着道门相帮的话,那这种隐形的影响,很可能就会在某个时刻,发挥出难以预料的作用。
正是有着这种笃定,所以,苏副使现在很惬意,完全没有于老大人那种紧迫感和忧愁。至于说当下图鲁勒图这点事儿,和三大隐脉比起来,又如小巫见大巫了。苏副使既然连三大隐脉之事都不放在心上了,又哪会把眼前这点事儿放在心上?
所谓虱子多了不痒,爱谁谁去吧。作为一个开着金手指的穿越者,苏老师会怕这些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
关外通向中原的方向,一队人马正逶迤前行。队伍约有三千余人,旌旗招展、气势不凡,正是从蒙古完成了任务返回的大明使团。
半年前,苏默被撵的兔子似的,一路从兴县往宁夏那边而去。这次回归终于是走上了正途,要走的却是宣府一线。只要过了独石堡,经龙门卫,便可直入京师。而若达到独石堡,便代表着正式踏入大明的地界了。
“咱们走到哪儿了?前方是什么所在?”仪仗中,于冕满面忧色的向顾衡问道。这一次的出使各种不顺,让他总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尤其是最后出了蒙古公主这么档子事儿,更让他心头满是阴霾。而那个小竖子又偏偏是个招祸的祖宗,这从老友何晋绅带来的那两个山民之事,便可见一斑了。
眼下前途渺渺,正不知回去后要如何面对。而后方也是有着莫大的变数,别看眼下这里有三千多人的队伍,可放在大漠之上,根本就是沧海一粟,连个水花都翻不起来。
要说达延汗都让闺女跟着一起走了,应该不会出什么幺蛾子才对。可于冕却总觉的要出事儿,出事儿的根源便是苏默那小竖子。别问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于冕就是这么感觉的,没有原因,也说不上来为什么。
是以,他从离开了王庭之后,便一次又一次的问及行程,恨不得下一刻一步便迈入京师,离了这是非之地才好。
想到了那小竖子,于冕不由的又是叹息又是恨恨。回身望了后面一眼,脸上的阴云更盛了三分。
那小竖子惊才绝艳,果然是大有才学。然而哪里都好,却就是不知礼。这哪有把上官晾在一旁,自己却跑去一边,跟异族公主猫在一起的道理?且不说男女有别,孤男寡女同处一室说不清道不明的,便单只两下里的身份,若是被御史就此弹劾一本,就能让那小竖子欲仙欲死了。
要知道,关于蒙古别吉一事儿,竟然能被人刻意的绕过自己这个钦差大臣,这里面的事儿,细思恐极啊。
可这小竖子……
唉,于冕心中又是轻叹一声,连上露出惋惜之色。寒门出身就是寒门出身,哪怕再如何才学出众,这底蕴和家教也是跟真正的世家大族难以企及的。
“东翁,咱们刚刚过了三峰山地界,再往前四百里,便是广武镇了。经广武镇再往前绕过赛汗山,便是独石堡了。”
耳边顾衡的声音响起,打断了于冕的思绪。只是想想这漫长的归途,怎么也要月余,心中那股不安便又止不住的升腾而起。
顾衡偷眼看看他的面色,心中暗叹一声,劝慰道:“东翁勿须忧烦,咱们已提前通知了宣府那边,那边自会提前派出军兵接应。算来,也不过就是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于冕容色稍缓,点点头,但随即又摇摇头,叹口气却没说话。
顾衡微一琢磨便反应过来,试探着道:“东翁还是担忧苏副使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