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四章 燕云会(七)

宋帆 耽文 2118 字 9个月前

“怕什么怕!辽军过不了河的。刚才老夫皆因你们挑唆,才行此错路。唉,老夫的一世英名,尽毁于此,你们还有脸在此呱噪!哼,若非你们皆是出自京中相公们的府弟,老夫真会将你们斩了,以解心头之恨!”

见刘延庆点出他们的心中之鬼,而且语气冰冷、杀气凛然,这几个幕僚皆是红着脸退到一旁,不敢再吱一声。

刘延庆驻足河岸,隐隐看到环庆军还在强撑,心中禁不住暗道:“果然是帮好汉子!”可是那边辽军的鼓声骤急,显然是准备一举击溃环庆军,刘延庆又忍不住扼腕叹息。

如此过了一刻钟的时间,刘延庆看到环庆军节节后退,眼见就要崩溃。他顿足叫道:“别乱!别乱!留下一军殿后,其余人迅速过河!”

当然,他的大叫之声只是随风飘散,河对岸的部下根本听不到半点声音。刘延庆禁不住叹道:悔不该抛下他们先撤出战场啊!老夫……老夫要回去!

刘延庆说罢便欲向河中冲去,身边的亲卫连忙抱住他,几个幕僚再施嘴皮功夫,连连宽慰刘延庆。最终刘延庆也只有颓坐于地,直叹:“老夫愧对这些环庆军将士啊!”

对于萧干的这一举动,杨帆并不是很能理解。纵然辽军野战之力要强过宋军,而且开始之时他们也曾打过几次胜仗,将宋军赶到雄州城内不敢出来。可此时双方和数量和士气与当时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日离开涿州之时,童贯便忌惮辽军野战凶猛,故而要等到集齐十万大军之后方敢北上。这样的兵力已几倍于辽军,便是辽军再厉害,想要击溃这十万大军也是概率极小之事,更何况他们现在丢失燕京、士气受挫。

然而历史的前车之鉴还是让杨帆对童贯率领的宋军缺乏信心。萧干大军南下之后,他便派出哨骑,紧盯辽军的举动。不过为了阻断城内对于战况的了解,萧干在燕京城的附近布下了大量的远拦子,杨帆连续派出几拨哨骑,才迂回越过拦截,潜入到战场的附近。

得到宋军吃紧的消息之时,杨帆也是在吃一惊:难道萧干这两万人马厉害若斯,面对几倍于自己的敌军,竟然能够不落下风?不过他也很快了然,率先渡过高粱河的只是刘延庆的环庆军,并非是童贯所言的十万大军。想想也是,得到燕京城防守稳固的消息之后,军中一众大佬自然想着赶快前来分上一块肥肉。刘延庆作为三军编制,自然急着向前推进。可是他未吃过萧干的大亏,远不像种师中与王禀那般小心谨慎。

历史上这货便曾孤军冒进,想独得攻占燕京之功,结果被萧干在高粱河边杀得大败,致使环庆军几乎全军覆没。杨帆收到环庆军吃紧的消息之时,禁不住怀疑起历史难道真得不可改变。

不过,他很快振作起来。谁说历史不可改变,历史上明明郭药师没有守住燕京,可现在自己不是帮他牢牢控制住局面了么!同样地,历史上虽然环庆军大败,可现如今有了自己,自己便在燕京城内,距离战场不过几十里的路程,这历史不就是需要自己去改变的么?

想明白了这点,杨帆便不顾燕京有可能被敌军趁虚而入的危险,决定带兵出击支援环庆军。因为军情来得缓慢,杨帆怕环庆军支持不了多长时间,故而他命郭药师将城中约三千的战马全部集齐,然后挑选三千骑士,准备疾速驰援刘延庆。这三千骑士绝大部分是杨帆所带的志愿军,只有少数骑术不精者留了下来,归与郭药师的新燕军,随他步行支援环庆军。

而燕京城中只留了三千守城之兵,由郭药师的副将甄五臣坐守。如此一来燕京的确是有些空虚,如果萧干杀个回马枪说不定能夺回这座城池。当然,即使他夺回了燕京,面对源源不断压过的的宋军,他也很难守得住。只不过这样的话,拿下燕京的大功,可就是众多的宋军将领来分润,再不是郭药师或是杨帆的独得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