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节目的编排,自然是为李师师的的出场作铺垫,以营造出一种众星捧月的氛围。然则这些“星星”亦是闪亮璀璨,令堂下观众大呼过瘾。精彩的节目一路排来,甚至有些观众忘记了还未出场的李师师,直呼今日那大把的银子花得真值。偶有想起今日主角还未出场的,便会感叹百鸟尚且如此引人,一会的凤凰出场该又是怎么的精彩呢!
在这种享受而又期待的气氛中,时钟的短针终于指向了9点。这时舞台之上的灯光突然暗下来,影影绰绰间有人在上面布置着什么。众宾客已然猜到接下来今晚的主角要上场了,他们便伸直腰杆、正身端坐,准备一睹京中名妓的绝世风采。
灯光再次亮起的时候,舞台中央已然多了一个女子。但见她一身蓝色的翠烟衫,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身披淡蓝色的翠水薄烟纱,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肌若凝脂。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眸含春水清波流盼,头上倭堕髻斜插一根镂空金簪,缀着点点紫玉,流苏洒在青丝上。香娇玉嫩秀靥艳比花娇,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一颦一笑动人心魂。
这等风情万种的女子,不是李师师还能是谁?
李师师轻轻向众人福下身子,坐到了一台瑶琴之前。她伸出手,十指在那琴弦上来回拨动,美妙的声音瞬间倾泻而出。以此为起引,布置在舞台后侧的乐队也随之奏出整齐的合音。美妙的伴奏既起,李师师的歌声也随之飘出……
场下寂静一片,无人敢发出一点声音,毕竟这大堂不小,虽然设计时注意了拢音效果,但没有扩音设备,表演者的声音仍是不可能令每个角落清晰地听到,众人也只能屏息凝听,不敢有丝毫杂音发出。
约是注意到了这点,李师师便利用歌曲半阙之间的连接之时,轻轻起身,施施然走下舞台,来到了宾客的座席之间。
伴着乐队音乐的节奏,李师师歌喉再展。
这次她是边走边唱,非但声音对于附近宾客来说要比刚才清晰得多,而且李师师的芳容更是令众人一睹为快。
李师师走在众人之间,翩然如舞,轻唱浅笑,令人心醉。
半阙的歌声间,李师师从两排的桌席间行了一个来回。没有人做出出格的举动,他们皆已陶醉于李师师的风情与歌声,便连平日里听曲之时的喝彩都已忘记。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诗圣杜甫的这首《赠花卿》,或许便是此时众宾客的心中心想、心中所悟。
美好的东西总是短暂,李师师献曲五首,也不过是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接下来的尾声更像是送别众人的离歌,徒引起众人的不舍。
曲终人散终有时,十点的钟声响起之时,樊楼的节目也落下帷幕。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无心再去贪恋酒菜的美味,陆续起身离席,回家休息。当然也有意犹未尽之人,去到樊楼深处的包间,找上一个自己心仪的姑娘,坐下来谈人生谈理想。
一天的喧嚣本该最于平静,可是这世上凡事总归不会公平。今日李师师前来献艺,能够进入樊楼观看表演的人毕竟只是极少数。而绝大部分有意一睹李师师风采的人,最终却是没能得偿所愿。这些人有的在散场之后无奈地回家,有的却仍然呆在樊楼门口,希望能够偶遇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