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试探郑芝龙

段暄点头道:“郑大人,这是自然地,只怕大人还不知道吧,如今可是有些不利于您的传言在流传啊,有人说在海盗的船上看到了郑家的旗帜,还有的人传言说那些海盗就是郑家在海外的同党,甚至也有人说是当年刘香留下的余孽,大人,这些皇上自然是不信的,毕竟您也是大明的臣子,如何会做危害大明朝廷的事情?仇者痛,亲者快啊,皇上英明神武,自然是清楚的很,不过,皇上清楚归皇上清楚,下面的御史言官们可未必就清楚了,郑大人,我可要提醒您一句,赶紧将事情办利索了,自证清白,不然的话,等到御史言官们将弹劾的奏章一封封的递到皇上的面前,就是皇上有心回护您,到时候也是有心无力了……”

郑芝龙心头微微一惊,果然,还是被人给察觉到蛛丝马迹了啊,只是不知道现在段暄的话到底是在诈自己,还是真的为自己指路呢。

“段大人,嘿嘿,您也知道,下官本来就是海盗出身,这出身卑微,虽然先皇眷顾,不断地加恩,然则朝中还是有不少人看不惯下官,认为羞于我这个草头王为伍,下官也是无奈的很,不过,要说下官的人劫持朝廷商队,怎么可能?唇亡齿寒,覆巢之下,无有完卵!如今大明面对着满洲鞑子的强力进逼,江山动荡,正是我们勠力同心的时候,下官如何会做下如此不智的事情?大明江山要是毁了,下官这高官厚禄,不也得全部都打了水漂?这、这绝对是旁人对下官的诬陷啊,还请段大人能够在皇上美言几句啊,下官感激不尽!”

郑芝龙陪着笑脸,弯着腰,这个时候,面对着堂堂的部堂,皇帝的干将,自然是要摆正位置了。

段暄点点头,答道:“这个是不消说的,毕竟咱们同为武将,自然是要站在一条线上,那些文臣们本来就势大,如果咱们在不团结,文臣们更要骑在咱们的头上拉屎撒尿了,不过,还是那句话,郑大人,还出力的时候,必须要出力啊,而且是下死力气,郑大人,您纵横海疆二三十年,在东洋与南洋手眼通天,这点事情相比还难不住您吧,只要追回了军火,非但无罪,还是奇功一件呢,加官进爵都不在话下……”

段暄在满洲三年时间,早已经历练出来了,长袖善舞,左右逢源,他知道现在皇上最需要的不是坐定郑芝龙的罪名,而是军火,只要军火能够追回来,郑芝龙的事情以后再说,现在不是逼迫他的时候,自己只能一步步的安抚,试探郑芝龙的态度。

李岩的攻心之策没有任何的问题,对时局的分析也是准确的很,这是李岩最擅长的,他不是一个优秀的统帅,但是却是一个最优秀的军师,眼光之准,谋略之深,在这个年代几乎无人能出其右,但是打死李岩都想象不到,这一次犯事的不是郑芝龙的部下,而是他的儿子!

为了能够保证郑氏家族在大明朝的地位,郑芝龙可以将军火交出来,可以将自己的属下交出来,但是绝对不可能将自己的亲儿子交出来的,虎毒尚且不食子呢,更何况田川七左卫门现在已经是郑芝龙的左膀右臂了。

所以这件事情,不管是朝廷高举大棒,还是恩威并施,都没有用处的,郑芝龙绝对不会让自己冒半点险,必须要甩的干干净净的,甚至为了能够撇清关系,不得不讲俘虏的那些人全部都给杀了,直接弃尸大海,一句话,就是不承认,至于严旨令自己剿除海寇追回军火,郑芝龙早就想清楚了,一个字,拖!能拖一天是一天,茫茫大海,万里无垠,自己又不是未卜先知的神仙,找不到,谁也没辙,实在不行就推到红毛鬼子身上,朝廷还真的因为自己办事不利将自己撤职查办?朱杰绝对不会那么傻,在这个时候,给自己树立一个强敌的。

李岩想不到这一层,终究注定了他的攻心之策要打在空处的。

段暄率领着一百精骑,一路南下,一人双骑,马歇人不歇,一千多里路程,仅仅三四天时间,就赶到了福州。

一行人来到了福建水师提督衙门,段暄带住了自己的坐骑,厉声喝道:“皇上旨意下,着福建水师提督郑芝龙出来接旨!”

早有准备的郑芝龙连忙率领着麾下的将领出迎将段暄接入了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