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江南之主【四千字大章】

崇祯九年八月,复社又在桃叶渡召开大会,这一次是一次纯粹的政治集会,当时的吴应箕与冒辟疆、陈定生、顾子方等大开桃叶寓馆,悉会天启阉难死者诸孤十三人,声势浩大,剑指阉党阮大铖,惹得阮大铖十分忌惮,谈兵论剑,招纳游侠以图自保。

显然,比起只是名望甚高的东林。复社组织更严密,人数更多,基础更深厚,是一个格外有力的存在。

也正是复社的存在,让张溥虽然并无实权,却俨然江南真正的主人。

太仓州知州刘士斗到任后,“每事咨之,受先及天如告假归里,尝与瞻文密切相左右焉”。崇祯六年,太仓受风灾,“斗米千钱,太仓漕无输,刘士斗念切民瘼,与两张谋救荒之策。采广咨博访,得府胥宋文杰言’,。张采著《军储说》,张溥作跋于其后。明代漕粮输运,有严格规定,不得随意更改。二张主持救荒,变革漕规,足见两人本事。

而这一点,在崇祯十四年周延儒复相入阁为首辅一事上施展得淋漓尽致。

崇祯十四年,朝中“郑三俊、刘宗周、黄道周等皆得罪”。时任礼部郎的复社成员吴昌时移书张溥:“虞山毁而不用,湛持相三月即被逐,东南党狱日闻,非阳羡复出,不足弭祸。”张溥对国家的前景十分担忧,也认为“非起复宜兴,终是孤立之局”,决定争取周延儒,使其重返内阁以控制局面。于是与钱谦益、项水心、徐勿斋、马素修等人谋于苏州虎丘石佛寺,“遣干仆王成贻七札入选君吴来之先生昌时邸中”。吴昌时当时“手操朝柄,呼吸通帝座”,但皇帝身边,内臣密布内外,“线索难通”,王成熟背七札,再“一字一割,杂败絮中至吴帐。为蓑衣裱法,得达群要”。

若只是寻常帮助周延儒复相那也算不得张溥厉害。

更厉害的是,张溥对周延儒说:“公若再相,易前辙,可重得贤名。”

说完这些,张溥又拿出密疏救时十余事,让周延儒上台以后一一做出。

要知道张溥和周延儒的关系,理应是周延儒高于张溥的。崇祯四年张溥应会试,周延儒主考,初识张溥,“恨相见晚,恩礼倍至”。论资格,周延儒是张溥座主,且长张溥九岁,张溥即是其弟子。

师徒纲常是古代铁律,却在张溥与周延儒身上走了样。

要知道周延儒也不是一般的政治人物。周延儒是一位当过内阁首辅,这次要再度角逐内阁首辅的大佬。现在,却依旧要听从张溥的吩咐。虽然荒谬,却不得不承认张溥的地位是真的高于周延儒。

崇祯十四年,张溥费尽心机,又殷勤期望周延儒施展自己的救国纲领,于是将周延儒推上了首辅之位。

想到这里,黄宗羲想起了自己。

崇祯四年,张溥在南京召集“金陵大会”,当时恰好也在南京的黄宗羲经友人周镳介绍参加复社,成为社中活跃人物之一。这年,他还加入了由名士何乔远为首领的诗社;后来,黄宗羲与万泰、陆符及其弟宗炎、宗会等还在余姚组织过“梨洲复社”。显然,黄宗羲成了复社的骨干铁杆。

许是天意弄人。

黄宗羲很快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莫大的窘境之中。

ps:昨天干活熬夜到一点,小说没顾得上。白天也忙,只好今天两章合并发送了

感谢

小牛%?打赏了?10?起点币

袁yh1234567?打赏了?100?起点币

会稽山人007?打赏了?10?起点币

雲遊天涯?打赏了?10?起点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