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4:收南盛,杀安慛(四十六)

冷哼一声,他似乎猜到姜芃姬之死捂不住,帐下势力分崩离析的景象。

南氏没有将希望寄托在安慛身上……之前的合作证明安慛也是个坑货,求人不如求己……与其将重注押在不靠谱的人身上,倒不如自己起事。南氏暗中联系几个关系好的世家,暗中筹谋,同时派人悄悄散播姜芃姬有可能已经死了的流言,借此动摇杨思等人的军心……

于是,茶馆酒肆便悄悄冒出了类似的流言。

水军也不是一上来就说姜芃姬死了,反而披着路人甲的伪装,笑着询问她最近又去哪儿浪。

这么久不见人,莫非是出事儿了?

其他水军趁机接过话题,慢慢带节奏,不过两三天发酵,流言初具规模。

见此情形,杨思笑着揶揄卫慈。

“子孝可是碰见对手了。”

卫慈道,“无凭无据,手段拙劣。”

杨思咋舌。

不愧是水军总教头卫子孝,说话就是霸气!

“这么搁着不管?”

卫慈道,“这种流言,只要主公现身人前,不攻自破,无需理会。”

杨思摩挲下巴道,“南氏没有凭据就动手,他们不怕是个局?”

“狗急跳墙。”卫慈道,“不论是不是局,南氏决心派人伏击,一切都没有转圜余地了。”

若是卫慈,他做了这么胆大包天的事情,他也怕夜长梦多。

南氏的选择很正常。

流言的事情丢给卫慈准没错,杨思也没多管,他更加好奇主公近两日的变化。

他冷不丁问道,“主公可有不妥的地方?”

“哪里不妥?”卫慈问。

杨思指了指脑子,神情凝重道,“哪儿都不妥!简直就跟换了一个人!主公近几日勤政的样子,我做梦都不敢这么做。子孝……你说,主公她莫不是被山野精怪给夺舍了?”

卫慈:“……”

姜芃姬如何反省暂且不表,汾州南氏这边如蒸笼上的蚂蚁,急得直烫脚。

他们为了这次暗杀倾注了无数心血,各处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力求万无一失。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说归这么说,但柳羲武艺强横,听说还有神迹庇佑,那些死士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南氏家主信心十足,但南氏家主的胞弟却不这么想,反而惴惴不安了好些天。

从制定计划到今日动手,他的心始终悬在半空,不详的预感一日浓烈过一日。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哪怕柳羲有三头六臂,她还能在百余死士的伏击下生还?什么神迹庇佑,不过是柳羲自己放出来妖言惑众的。这种无稽之谈,你居然也相信?不知所谓!”

南氏家主看不惯胞弟的懦弱,更不喜欢对方晦气的猜测。

他谋划伏击姜芃姬,本身就承担了极大的风险,一个不慎会连人带家族摔个粉身碎骨。

哪怕面上不显,心底却积压了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巨大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

自家弟弟不知道替他分忧解劳,反而在一旁给敌人摇旗呐喊。

“兄长,我并非这个意思……”

年近五十的兄长虎眼一瞪,厉声问道,“不是这个意思,那你是什么意思?”

弟弟被问得哑口无言,他知道自己说什么兄长都听不进去,只能陪他一起等消息。

百余名死士都派出去了,这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说什么都太迟了。

为了汾州南氏数百年的传承,他只能默默祈祷死士伏击成功,只要姜芃姬一死,因她而聚拢的势力会分崩离析,外患迎刃而解。如此一来,不仅南氏能报仇雪恨,同时也能趁乱崛起。

姜芃姬与南盛士族的仇恨不是一般大。

前有掘坟惊扰先祖之仇,后有抄没家产、掠夺良田佃户之恨。

损失钱财不算什么,日后还能赚回来,但损失的颜面和地位却不能这么算了。

汾州南氏也是数百年的名门望族,如何能忍受一个草台班子在脑袋上屙屎撒尿?

什么河间柳氏?

不过是上不得台面、无甚底蕴的小门小户,真给自己脸上贴金了,还敢以士族自称。

姜芃姬进入南盛,她做的每一桩事情都让南盛士族打心眼儿厌恶!

这哪里是士族,分明就是不要脸的土匪!以汾州南氏损失为例,姜芃姬不仅派人挖了他们祖坟陪葬的大量金银器物、夺走他们积攒的财富,还用武力将他们的万千良田都抢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