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是政治原因,黄嵩闲赋在家,他曾经的旧臣就没了领头羊,有异心的几率低,另一部分原因则是自尊心。好歹曾经也是手握重权的诸侯,一朝失势,沦落到与曾经的旧臣互称同僚,这里头的落差太大了。纵使杨涛心胸豁达,听多了旁人的闲言碎语,他还不移了心性?
与其让杨涛臣服姜芃姬,一辈子待在不上不下的位置,时时刻刻遭受外界流言蜚语的伤害,倒不如彻底断个干净。反正,甭管姜芃姬日后有什么成就,她为了安抚杨涛帐下的旧臣,该有的荣耀名声,她该给都得给杨涛。他何必吃力不讨好,最后还落得个被人猜忌抑郁的下场?
杨思咧嘴一笑,不怕死地道,“时至今日,除了我主,无人能保住杨涛一家老小的性命。你也是聪明人,如何看不穿其中的门道?杨涛若是有豁出一切、赔上一家老小的胆识,你也不用特地送那么一封信。既然没有割舍一切的决心,杨涛归顺我主不是理所当然的?”
颜霖道,“你也说是归顺了。归顺是归顺,臣服是臣服,二者不同。”
颜霖可以做姜芃姬的臣,钱素也可以,唯独杨涛不行!
杨思忍不住道,“你就为了这么两个词儿,动这么大肝火?”
他的小命差点儿没了。
颜霖经收回玻璃碎片,神情仍旧阴郁。
杨思趁机从桌上爬起来,双手忍不住摸了摸脖子,确定上面没有划口,这才心安。
“不过说真的……颜少阳,在下跟你推心置腹一番,你真以为黄嵩那般就是好了?”
别看杨思挺喜欢作死,但他对颜霖的欣赏也是真的。他不熟悉杨涛,但从平日搜集的消息来看,这人也蛮讨喜。自家主公为了抵抗聂杨两家的围击,自身损失不少元气,若能靠着接纳杨涛这事儿运作一番,兴许还能吸纳一波人才,同时也能缓解武将方面的缺陷,一举数得。
当然,让杨涛臣服,杨思也存了自己的心眼儿,因为这么做能将主公的声望推至巅峰!
传扬出去,天下都知道姜芃姬不计前嫌接纳曾经的对手还予以重任,这是何等胸襟胆识?
当然,这个念头也不是一时兴起的。
通过杨思的观察,杨涛与颜霖的野心没想象中那么大,亦或者说,他们的弱点注定他们走不到更高的位置。因为亲眷而愿意割舍大业、甘心臣服的人,注定成不了搅动风云的枭雄。
主公捏着他们的弱点,还担心他们掀起风浪?
颜霖正是看透了杨思的如意算盘,这才大发雷霆。
“黄嵩那般当然不好,英雄气概尽失,但也比战战兢兢、仰人鼻息、供人驱策要好。”
杨涛那个性子根本就不会注意细节,一旦哪里犯忌讳被猜忌杀掉,他连自己怎么死都不知。
杨思也担心颜霖再爆发,干脆将这个话题揭了过去。
另一处,杨涛也走到了山穷水尽的程度,军中可用粮食所剩无几,外头的叛军还不肯退兵。
“有一事,准备与你商议。”杨涛认真对钱素道,“关于日后的事情。”
钱素这两日见杨涛迅速消瘦下来,神情纠结,隐隐猜到了什么。
“无论主公有什么决定,臣必当追随。”
杨涛觉得十分难以企口。
众人将性命托付给他,他却没有做好一个主公,辜负了他们的期盼和忠心。
钱素善解人意,见杨涛难以启齿的模样,主动给搭了台阶。
“主公是想如何安置帐下这个两万多残兵?”
杨涛颓丧道,“辜负尔等忠诚,涛甚为惭愧。”
钱素道,“主公无需自责……主公已经做了能做的,奈何天意不成全,无关乎其他。”
他这么安慰,杨涛心里也没好受多少。
钱素问道,“主公选了谁?”
“柳羲。”
杨涛说了个意料之中的名字。
“柳羲?”钱素道,“她倒是比安慛小人好得多。安慛倒行逆施,屠戮南蛮、暗算盟友,举止行为没有丝毫天下之主该有的样子。柳羲势大而聂氏元气大伤,短时间无法对她构成威胁。别国不好说,东庆、中诏、南盛,三国隐隐有被她收入囊中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