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6:伐聂良、攻杨涛,剑指天下(八十四)

闲谈间,他听说大嫂尚在闺中之时有个关系不错的青梅竹马,不过那人在去岁寒冬逝世了。

紧跟着没几天,大嫂也病了。

【有什么不好说的?如今也是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妪了,还怕人说三道四讲闲话?】

卫慈上府探望才知这事儿,大嫂倒是没有隐瞒。

大嫂在卫応死后不久寡居在家,那位青梅竹马也是丧妻多年,二人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又有了联系。对方似乎余情未了,不过大嫂却觉得年事已高,一大把年纪再嫁十分丢人。

再说了,她的孙子都一个一个去书院启蒙,她总要为孙子的名声着想。

拒绝几次,那位青梅竹马等了几年病逝了,大嫂知道消息,一时想不开,郁结于心也病了。

【他卫子顺早就没有求生之志,明说便好,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何苦耽搁拖延这么多年?】

【当真是害人不浅。】

卫慈沉默听着,没有指摘什么,这事儿的确是自家大哥不地道。这一世大哥的情况比上一世还糟,哪怕这次“苟且偷生”了,依他的脾性,怕也活不多久,活生生要将自己郁结而死。

卫応不知道自家弟弟想什么,问了一句,“你如今可是婚配了?”

卫慈啊了一声,不知兄长的话题怎么额就跳到这里。

“还未。”

卫応问他,“因为自身原因还是别的?你总该有个孩子延续香火。”

兄弟之间没什么话是不能说的,卫慈又不想搪塞他,便老老实实交代一部分。

“不是自身原因,小弟的确有心悦之人,只是碍于情况,无法婚配而已。”

卫応脑洞再大也想不到自家弟弟跟死对头勾搭成奸了,还以为卫慈心悦的人是个有夫之妇。哪怕他是当哥哥的,他也不能支持自家兄弟去强抢人家的老婆,因此这个问题就尴尬了。

毕竟是亲兄弟,哪怕分离多年,卫応还是很了解自家弟弟,听出他的弦外之音。

“如此,为兄也就放心了。”

卫応瞧着很是憔悴,平日总是打理整齐的鬓发都出现了灰白色,满脸皆是化不开的倦怠。

卫慈忍不住道,“话虽如此,但小弟所做也有限,若是越界了,怕是力有未逮。”

卫応明白自家弟弟指的什么,失笑道,“这么多年以来,你未受太多族中给予的恩惠,如今还能顾念家人、愿意帮扶一二,实属不易。为兄也不是厚颜之人,哪里会要求你做什么?”

当年的事情对卫慈的伤害的确太大了。

因为八字,众人便将克死生母的罪名摁在刚出生的卫慈身上,父亲也因此对他产生嫌恶。

这番嫌恶直到卫慈十一二岁才慢慢释怀,可那时候已经迟了。

因为父亲的漠视和亲眷的冷眼以对,卫慈的童年过得不可谓不辛苦。

众人忽视他到什么地步?

卫応外出游学归来,发现本该启蒙两年的弟弟却连个字都不认识,显然无人记得启蒙之事。

他特地去寻父亲说了这事儿,父亲才后知后觉给卫慈请了一个不咋地的西席。

卫応不忍天资卓越的弟弟被糟践,只能亲自上场,白天跟西席学习基础,晚上回来开小灶。

奈何卫応也是个少年郎,精力才学有限,最后辗转将弟弟送到了渊镜先生开设的私学。

历数卫慈的童年,启蒙推迟两年还算是小事儿,最严重一次还威胁到他的性命。

因为仆从伺候不尽心,卫慈感染风寒,高热两天才被人发现,众人却以为是寻常发热,请来的郎中医术寻常。卫応回府发现弟弟都要烧傻了,连忙将人送到杏林圣手那边捡回一条命。

深知这些陈年旧事,卫応也没办法开口要让弟弟为家族如何付出。

再者,卫慈是个一言九鼎的脾性,既然答应说要照拂家人,那他就一定会做到。

“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