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0:南盛,乱世之秋(十六)

如今呢?

直播内容从热血争霸变成了温馨种田。

怼天怼地的主播安安分分蹲在家里经营地盘,简直不像他们认识的主播啊!

任凭咸鱼们如何咆哮,姜芃姬无动于衷,继续挥金如土般撒钱。

说到撒钱,这就不得不提金鳞书院分院了。

去年扩招名额,姜芃姬暗箱操作允许富商乡绅的子女进入金鳞书院,人数不多,但那些学生也是精挑细选的。这些孩子在金鳞书院读了近一年,学习效果显著。

越来越多的人在暗中打听,金鳞书院何时继续扩招啊,他们好给孩子争取入学的机会。

姜芃姬感觉火候差不多,顺势提出扩建金鳞书院、建立两所分院的提议。

金鳞书院是风仁、程丞和渊镜几个的心血,她要扩建,自然要找他们的商议。三位大佬没什么异议,数年下来,书院已经摸索出一套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案,建立分院问题不大。

姜芃姬笑道,“诸位先生如此通情达理,实乃天下学子之幸。”

渊镜先生打趣道,“要老夫说,兰亭公的慷慨大方,才是天下学子之幸。”

金鳞书院属于没有收入的教学机构,学生的校服、课本、笔墨、日常开销以及夫子们的薪水束脩都是公家出钱,逢年过节还有礼物。书院本身的地皮、建筑也都是姜芃姬掏钱弄的。

渊镜先生也是办过书院的人,他当然知道金鳞书院每年的开销有多么巨大。

确认过眼神,姜芃姬是土豪无疑了!

“说起这个,有件事情想和几位先生商议。如今库银充裕,建造个分院不成问题,但……这也不是维持书院运行的长久之计……我这里有个计划,想听听几位先生的意思。”

风仁几个听了,心头一个咯噔。

这话什么意思?

难不成想让书院转型,自给自足?

学生都是穷苦人家出身,根本付不起过高的束脩,更别谈学习用品。

少年又说,“先前屠杀的南蛮尸体,大多就近丢入河中。如今天气炎热,尸体腐朽极快,必然增长水中的阴晦之物。学生以为……会不会是这个缘由,这才导致两军疫病蔓延?”

花渊问他,“少主是这么想的?”

“若非如此,为何先生和父亲近日的饮水都要煮沸才喝?”

他不得不怀疑,如今这个局面都是花渊预算好的。

开了这个口,少年接下来的话就容易说出来了。

他继续道,“先前盟军诸侯排挤父亲,分拨的营地并不好,诸位将军颇为不忿,先生明知道我军营地距离水源较远,取水不易,为何二话不说应了下来,还派人打了好几眼井水?”

花渊给出的理由很正派——

大敌当前,我军应该以大局为重,这点儿小事不值得撕破脸皮、损伤和气。

如今一想,细思恐极。

安慛士兵的饮水大半来源于井水,另一半来源于河水,患病士兵比其他诸侯少了不少。

少年握紧了拳头,目光复杂。

“先前……提议屠光南蛮四部俘虏的人也是先生,这难道是先生一早就布好的局?”

古代打仗对尸体的处理很暴力。

要么挖坑掩埋了,要么直接丢进河里喂鱼,还有的直接暴尸荒野。

姜芃姬每次打仗都要焚烧敌我双方尸体,搁在旁人看来就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还给自己名声带来污点。让敌人尸骨无存也就罢了,连自己人的尸体都烧,这主公的心得多狠毒啊!

如今一瞧,眼前这位先生有过之无不及。

花渊轻笑道,“那是他们咎由自取,与旁人无关,我不过是顺势而为,没有刻意布局。”

少年不由得打了个哆嗦,花渊继续道,“本以为南蛮贼人是秋后蚂蚱,蹦跶不了多久,谁料他们却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死到临头还这般惹事儿,自然要另想对策。”

少年问他,“那、那盟军呢?南蛮贼人死不足惜,可盟军士兵却……”

花渊望向少年的目光带着几分失望。

“这还不是为了主公和少主?”他道,“南蛮贼人一旦灭亡,盟军还能维持如今的现状?少主不妨参考参考东庆的湟水会盟,会盟期间勾心斗角,会盟结束你死我活。主公势力在南盛诸侯中间不算拔尖,若想在乱世苟活下来,自然不能让敌人得了先机!如今正是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