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3:无头尸骨,法印(一)

她起身对护卫道,“将东西挖出来。”

护卫挖得很深,耗费一刻钟的时间才将无头尸骨从泥地挖出来,尸骨旁边还有一枚法印。

姜芃姬不在意尸骨,她在意的是这枚法印。

黄嵩瞧了一眼,说道,“这枚法印质地极好,看雕工和风格,倒像是大夏朝初期的。”

大夏朝一统中原,周边小国纷纷臣服,那是个经济极为繁荣,风气靡丽奢华的时代。

这一风气也影响了各行各业,很多地方都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靡靡之风。

哪怕是道家常用的法印,多少也受到了影响。

姜芃姬道,“大夏朝初期?那会儿道教盛行?”

这枚法印和卫慈身边带着的那枚法印同出一源,除了印文不一样,其他像是克隆出来的。

黄嵩道,“虽不是国教,但可比佛教僧侣讨喜多了。”

佛教是舶来品,不是本土教派。

僧侣最跋扈的时候,几乎动摇了整个社会根基。

佛教刚传来的时候,有些水土不服,后来站稳脚跟便一发不可阻挡。

百姓为了免税、逃脱兵役,私自剃度出家。哪怕出了家,行事作风却与普通俗人无异。

为了修建庙宇而侵占良田千万顷,关键是他们还不交税,豢养大量僧兵,无数铜铁金银用于修筑佛身,严重影响社会。十六国时期,那也是佛教最兴盛、最黑暗的时期。

大夏朝建立之后,太祖在皇甫丞相的建议下灭佛,捣毁无数庙宇,没收寺院非法占有的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没收奴婢数十万人,勒令没有读碟的非法僧侣尼姑还俗。除此之外还将铜身佛像、金身佛像都拆了,材料拿去铸造钱币或者打造农具、兵器,制定严苛的出家法规。

经此一役,佛教颓靡,道教在朝廷的扶持下迅速拔起。

当然,民间也有人说皇甫丞相年轻时候是道观的记名弟子,所以格外亲近道教。

经过黄嵩的科普,不止姜芃姬听明白了,直播间咸鱼也懂了。

【偷渡非酋】:听着蛮像三武一宗灭佛?

【妖精女王的绯红】:我以为僧侣都是面目慈祥的……听得一脸懵逼。

【依依紫眸】:华国历史的僧侣也差不多这个德行。

观众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姜芃姬的目光却始终望着手中的法印。

姜芃姬治军严格,但给士兵的饷银待遇和抚恤福利也是诸侯间首屈一指的。

她花费半月时间去处理这事,空闲时间便带人外出勘察长冶的地形,看看应该改善哪里。

不仅自己去,她还将黄嵩给捎上了。

“他们都忙着呢,思来想去只有你还是清闲的。”

姜芃姬平静道,风轻云淡的模样好似只是谈论今天的天气。

黄嵩几乎要憋出血了,好歹二十天前还是打得死去活来的对手,你难道都忘了么?

这是变相骂他吃闲饭么?

姜芃姬身着比较休闲的宽袍大袖儒衫,长袖用襻膊束好,露出两条光溜溜的胳膊。

如今的天气快要进入深秋了,黄嵩瞧她装扮便觉得冷飕飕,巴不得离她远一些。

姜芃姬脚下穿着宽齿木屐,身边跟着一个黄嵩,身后立着二十多个带刀的护卫。

他们爬到附近的山顶,往下眺望,还能瞧见连绵不断的规整军营。

“现在的长冶是个荒凉的地方,不过听闻以前也是个产粮丰裕的县城。”姜芃姬瞧了一眼,忽视一众护卫担惊受怕的眼神,爬上山顶那块石头,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伯高可知此事?”

黄嵩见她作死的举动,头皮都麻了,立马退开一些距离,洗清嫌疑。

他可不想被人误会想要谋杀姜芃姬,估摸着他还没谋杀呢,他们已经扑上来将自己绞杀了。

“听过一些,据闻是雨水倒灌,引发了瘟疫——”

姜芃姬道,“此处地势低矮,若是碰见罕见暴雨,再加上水道不通,的确容易让河流倒灌。”

东庆天灾不断,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谁也不能保证长冶此处不会再发生罕见大暴雨。

若要此处发展起来,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长冶这个地方要是能治理好了,未来也是个产粮重县,粮食这种东西总是不嫌多的。

这个时代谷贱伤农反而是一种幸福,最可怕的是粮食不够吃。

黄嵩瞧了一眼,问道,“兰亭打算怎么做?”

姜芃姬道,“引流河水,滋养肥力。”

因为古代工具十分落后,为了弥补这点,必须遣派大量人手和劳力。

按照以前的办法,姜芃姬都是附近招募流民,以工代赈,既能解决一地的治安问题,还能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题,与此同时还不耽误各个项目的施工建设。针对长冶,自然也是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