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8:伐黄嵩,东庆一统(六十)

这时候,某个人问了句,“秋收还未结束,地里的粮食该如何处理?”

留着让敌人来收?

黄嵩神色淡漠地道,“放火,烧了。”

自己没有的,旁人也不能有。

当天夜里,冢河县境内燃起了大火,火势凶猛吓人。

姜芃姬被人喊了起来,她穿着寝衣,外头还披着一件宽大的衣氅。

“冢河县走水了?怎么回事?”

她望了一眼冢河县的方向,火光漫天,染红了漆黑的天幕,颜色介于红色和橘色之间。

众人也不清楚。

姜芃姬笑道,“难不成是罗越他们终于找到机会烧了伯高的宝贝秋粮?”

对此,罗越也表示懵逼。

这场大火与三山峡谷那一场何其相似,火舌似乎要焚尽一切。

“这火谁放的?”

罗越表示,反正不是他。

黄嵩大军趁着火势吸引敌人目光的良机,安然撤退。

不过他们没有安逸太久,姜芃姬这边刚过半天就反应过来。

姜芃姬诧异道,“伯高撤兵了?但这方向不像是撤回昊州或者河间郡的——”

卫慈道,“这个方向……是长冶!”

姜芃姬顺着卫慈所指的方向看去,沙盘上一目了然。

她瞬间明白黄嵩的用意。

“既然如此,那就如他所愿。”

“靖也有这个意思。”程靖说道,“主公请看此处——”

程靖明白黄嵩的打算,死守冢河县并非良策,这块地方最大的价值在于粮食。如今收割五成粮食,足够大军接下来数月嚼用。此战持续时间怕不长,继续收割剩下的秋粮也没有意义。

黄嵩打算撤兵离开冢河县,恰好程靖这里也有一个好去处。

“哪里?”黄嵩视线转向程靖手指所指的方向,“这是什么地方?”

程靖道,“此处名曰长冶。”

“长冶?”黄嵩诧异道,“听着有些耳熟,记不起哪里见过。”

程靖道,“长冶在大夏朝时期曾是浒郡范畴,后来屡次发生怪象,致使这里的百姓纷纷向外迁徙,久而久之,这里也就无人了。东庆建国,重新划分州县的时候将其从浒郡分了出去。”

按照程靖所言,这片地方就是个人人避之不及的偏僻地方。

黄嵩想了好久也没想起来自己哪里听过这个地方。

程靖又道,“主公可是忘了,长冶曾是某人埋骨之处。”

他这么提醒,黄嵩立马想起某篇杂集写的内容,大夏朝第一位丞相就是被埋在这里。

“长冶发生什么怪象?”黄嵩问道。

程靖道,“大夏朝末年,长冶发生一场极为严重的水涝,大雨瓢泼下了足足一月,天空雷电交加。等水涝退去,百姓发现长冶附近的坟茔被人挖开,一番查探之后才知道是外地贼人听闻此处长眠着一位丞相,贼人怀疑坟茔陪葬贵重物件,便趁着水涝泛滥的时候上山挖坟。”

黄嵩自然知道那位丞相是谁,正是争议颇多的皇甫丞相。

程靖继续道,“盗贼翻遍丞相墓,未曾找到任何珍贵的陪葬,放在墓中心的棺材被大雨冲出。贼人走后,棺材被个樵夫发现。樵夫用柴刀将棺材砍成木柴背回家中,无头尸骨便这么暴尸荒野。从此之后,长冶这块地方时常发生雷雨,百姓夜间不敢外出。不止一个百姓说过,他们在雷雨天气外出,总能看到镇外扎着百万大军军营,不仅有鬼兵鬼将,营帐还燃着鬼火。”

百姓生怕鬼兵害人,接二连三搬离长冶。

久而久之,长冶成了一片无人鬼地。

黄嵩讪讪道,“这不是鬼怪故事么?”

他……有点怕鬼……

程靖道,“的确是个故事。”

谁让黄嵩问他长冶是什么地方,程靖可不就搬出故事了。

黄嵩:“……”

大白天吓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