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1:伐黄嵩,东庆一统(三)

罗越也是不解,打仗又不是一两日的功夫,拉锯战打个半年数月也正常。

如此沉不住气,倒是第一次见。

“末将会派人去查,抓到恶首绝不姑息。”

孟恒道,“此事还要劳烦罗将军多多费心了。”

罗越派人暗中调查,抓住几个耸人听闻的家伙,当众斩杀,以正风气。

杀了几个散播谣言的家伙,军心又稳了下来。

经此一事,孟恒却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他让罗越杀了几人,另外几个藏得比较深的暗中盯紧了。

罗越不解,“为何不将这几个也杀了?留着终究是个祸患——”

孟恒眉头深锁,他正在深思,一旁的程远帮着解释。

“自然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浒郡是主公下了死命令要守住的,切不可有丝毫损失。敌我双方在浒郡边境关隘对峙数日,还未显露败象的情况下却有人趁机兴风作浪,到处传播我军必输的流言动摇军心。罗校尉,你不觉得这事儿有些太奇怪了么?谨慎一些,总是没错的。”

孟恒和程远都是行事谨慎的性格,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孟恒又比程远年长稳重,听他的话,多一颗心眼没错。

罗越道,“军心动摇,难道不是因为主公对外宣称重病?”

病得快死了,她膝下还没个继承人,不知情的人不慌才怪了。

程远摇头,反问罗越。

“罗校尉以为主公帐下兵马如何?”

罗越答道,“天下精锐,比之羞惭。”

一向只有姜芃姬把人气死的份,哪里有别人气她的时候?

沧州战局看似节节败退,但一切都在风瑾的预料之内,原信至今还毫无知觉,不知已经陷入敌方设好的圈套。他给黄嵩发了三次捷报,捷报内容夸大自身的作用,克扣了聂洵的付出。

他承认,聂洵的确很聪明,但阵前杀敌、攻城陷阵都是他亲自领兵,一刀一枪杀出来的!

聂洵从头到尾不过是动动嘴皮子,这就想分走大半功劳?

原信自然不愿意,不过他也吃教训了,知道黄嵩不喜欢他当耳报神打小报告,除了克扣聂洵的功劳之外,他也没有说聂洵的坏话。聂洵深知他的小动作,心里不舒坦也没有发作出来。

捷报频传,几场小胜驱散了众人心头的阴云,黄嵩感觉压在身上的巨石也轻了不少。

“如此看来,柳羲病重是真的了——”

依照风珏对姜芃姬的影响,这人吃什么都不肯吃亏,要不是真的出了事,怎么会允许沧州接连失利?不止沧州没什么动静,主力部队也越发保守,好似龟缩成一团,消极怠战。

外人看来,正是因为姜芃姬这个主心骨病倒了,群龙无首,所以才用这种办法拖延时间。

程靖仍有疑窦,但看到原信接二连三发来的捷报,他忍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太多心了?

难不成柳羲给他带来的阴影太深,他才会将那人看得如此可怕?

帐下众人早已被姜芃姬丢出的迷雾弄花了眼,他们虽不是急功近利之辈,但也不想看着大好良机被这么耽搁了。纷纷出列劝说黄嵩,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错过这村没这店啊。

不趁着姜芃姬病重的机会,挥兵攻入沪郡和丸州,难不成等她病好了再“堂堂正正”对垒?

黄嵩本就相信,如今帐下众人又大半赞成出兵,他也不犹豫了。

姜芃姬治地广阔、战线漫长,不宜支援,黄嵩占据河间郡这块要道,分兵进攻极为方便。

没多久,大军收到一封密报。

柳羲派遣五万兵马支援沧州!!!

程靖等人闻言摇头,沧州虽然被原信啃下了一郡,但战线还未彻底崩溃,此时支援五万兵马,可见他们的敌人已经慌了。这五万兵马虽能稳定沧州占据,但也让丸州和沪郡陷入危机。

他们都清楚,姜芃姬走的是精锐路线,帐下兵马也就二三十万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