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〇章 元夕诗会

侠武大宋 寂寞宇宙 2296 字 9个月前

他相信白陈两人连诗会的前一百名都进不去,又何必拒绝他们于当场呢?

至于周琴,或许有周邦彦为其捉刀,倒是需要仔细斟酌一下,想个公平的竞赛规则以避免他父子作弊。

赵佶这个安排获得了群臣的理解和支持,纷纷山呼万岁,大赞官家圣明。

这办法的确合理。白陈周三人之中只有一个能够与蔡张秦三名进士竞争,或者一个都没有。

赵佶能够想到的细节群臣也能想到,只要周邦彦不提前帮他儿子做好诗词,那么周琴绝对无法获得第一,就算周琴再如何有名气,他赶得上李清照么?

李清照是必然要参加诗会的!

见众人再无异议,赵佶就宣布退朝,只留了蔡京下来,让老蔡这个分管教育的国家领导人亲自拟题。

因为蔡鞗无需依靠诗会来争取竞争资格,所以皇帝安排蔡京出题基本没有什么令人诟病之处。

当然,如果一定要找出蔡京出题的弊端也不是找不到。蔡鞗虽然无需依靠诗会名次来获取资格,却可以因此提前知道题目,提前下功夫准备,然后在诗会上压倒其他竞争对手。

如果蔡鞗夺得了诗会的第一,不同样意味着白胜、周琴和陈东三人被淘汰么?

事实上这个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因为不论是李清照还是周邦彦,都可以无视蔡京父子如此作弊。因为单从诗词功底和创作灵感来比较,周邦彦和李清照都可以甩蔡京父子几条街,就算他父子提前写好了诗词记在心中也没用!

也有人心思缜密,考虑到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可能,那就是白胜提前知道了题目,然后请李清照捉刀,提前做好诗词,如果这可能真的成立,那么白胜就有希望夺得此次诗会的第一。

但是这个可能也是不成立的,因为蔡京若是提前泄露题目给白胜,就等于是欺负他儿子蔡鞗。设若果真如此,蔡京又何必为蔡鞗提亲?直接为白胜提亲不就行了?

……

二月初二夜,整座汴京城流光溢彩,穿上了节日的新衣,元夕灯会正式开始。

晚宴过后,在众多禁军和侍卫的保护下,在童贯和林灵素的陪同下,赵佶率领众后妃以及群臣乘坐宝辇香车绕城一周,在欣赏了家家户户张结的花灯之后,来到了鳌山之巅。

鳌山之巅是城中最高处,是与民同乐、欣赏夜景的最佳场所,多年以前就已修筑了亭台楼榭,为了今夜皇帝的莅临,连日以来又曾经过了一番细密的布置。

整座鳌山都悬挂了彩灯,灯布色作青绿,有如人间仙境。山巅最高处建有一座二层亭楼,名为观景亭。

从观景亭二层俯瞰城中,城中是灯火的海洋,海洋上时有火树银花燃起,色彩缤纷,绚丽夺目。

赵佶负手站在栏边,看了这繁华的景象忍不住诗兴大发,“此情此景,朕要绘画一幅、作词一首……”

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令白胜想起了后世的二人转演员宋晓峰。

旁边宫女连忙取来文房四宝及画笔丹青,赵佶随即挥毫泼墨,一幅“元夕灯景图”喷薄纸上,绘毕题词,一手漂亮的瘦金体书法跃然而出。

将手中毛笔一丢,赵佶吟道:

“龙影更阑映画屏,凝眉思索对稀星。

泪销佳丽嫔妃梦,愁锁群臣艺术情。

奉纸笔,剪银灯,江山不爱爱丹青。

边关日夜传金鼓,翻作香歌醉里听。”

群臣都是诗词赏析专家,顿时齐声喝彩,蔡京当仁不让地拍起了马屁:“官家这首鹧鸪天做得妙之极矣!这元夕诗会的第一非官家莫属!”

拍马屁也是讲究次序的,老蔡是当世大儒,有他在场,关于文学方面的马屁必须由他首拍,若是别人敢于僭越,那就等着以后穿小鞋吧。

赵佶这首“鹧鸪天”拉开了元夕诗会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