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 郑福的人生哲理

盛唐高歌 炮兵 2444 字 9个月前

明明是来这里商议细节怎么做新郎观,没想到成了这伙人的兼职厨师。

一行人本来在南桥驿休整三天再到博陵,去到处看看,因为郑鹏的存在,足足停留到五天,直到九月十一,这才有些依依不舍地踏上行程。

这几天吃得太好,几个人吃得满面红光,郑鹏隐隐感觉到,好像张九龄的身材胖了一小圈。

驿站里,只有郑鹏一行和张九龄,他是留下协助郑鹏,不时给郑鹏和崔源相互传话。

不知不觉到了九月十五,这时已经入秋,秋高气爽,到了晚上,一轮圆月被点点繁星包围,月朗风轻,郑鹏难得通过仪式的考验,泡了一壶好茶,准备好好享受一下。

泡好茶,刚想坐下,没想到被张九龄一把拉起:“飞腾,跟某走一趟。”

“去哪?”郑鹏下意思地问道。

“城里。”

郑鹏上下打量了一下张九龄,有些疑惑地说:“子寿兄,你想喝花酒?一个人去吧,现在什么日子你又不是不知,我可不能去。”

这家伙,不会这几天补得太多,有了特别的想法吧?

张九龄没好气地说:“想什么呢,是你未来妻子的大父,也就是崔御史要见你。”

“崔源见我,现在?郑鹏吃惊地问道。

什么意思,现在是晚上,有什么事不能白天说?再说明天就要迎亲,明天也可以说啊,这个时候找自己什么意思。

不会又整什么妖蛾子吧。

“对,就是现在,走吧。”张九龄一边说,一边拉着郑鹏往外走。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

李成义和高力士都动了,张九龄没说话,已经帮忙拿食材,姚崇也不好干等着吃,不过他一向养尊处优,真不会下厨,只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申王都出手,总不能让他伺候自己吧。

郑鹏没想到这些大人物全出了手,有些惊讶,不过很快又释然起来,这些人除去身上的光环,也是一个食五谷、七情六欲的凡人,干点活也没什么奇怪,再说他们也算是给自己做饭。

几个大人物,有说有笑地做起了烧烤,然而,驿站外随从、护卫、驿卒快要惊得眼珠子都掉下来了:

“不是吧,郑公子在掏猪下水?”

“那不是高公公吗,他怎么洗起肉来了?”

“不不会吧,那不是我们郎君吗,他竟然在添炭煽风?”

“我们家郎君也是,还是第一次看他做这种事。”

“那算什么,没想到申王也在切肉吗,那可是名副其实的亲王。”

众人议论纷纷,李白闻言众围墙的缝隙中看进去,看到让他目瞪口呆的一幕:几个当朝大人物,有说有笑地一起准备食材,其中张九龄和申王还相互泼水逗乐。

这可刷新了李白的认知,有些吃惊地说:“这些不是大唐栋梁就是朝中重臣,竟然一起做这些事,传出去,不怕别人非议吗?”

“公子,你还没看透吗?”一旁的郑福悠然说道。

“还请老管家指点。”李白恭恭敬敬地说。

郑福小声地说:“人们的道德标准,是向上位者看齐的,像几位朝中重臣做这些,传出去,人们只会觉得他们没有架子、亲民、体察民情,没人会觉得不妥,可若是别人,只怕落得一个自甘堕落的骂名,公子,当你没有上位时,做什么都有人说你,这个说是说教;可当你成功后,做什么也有人说你,不过这个说,是替你开说,也就是开解。”

“老管家一言中矢,太白受教了。”李白恭恭敬敬地说。

说话时,李白眼里露出向往的神色,向官途进发的决心更加坚定。

人多好办事,郑鹏使出浑身解数,又是炖汤又是烧烤,除了肉,还烤起了菜,变成临时大厨,把几个朝中重臣指挥得团团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