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还有这么一段故事,李隆基知道崔源有个失散多年的孙女回来,可他想不到这位崔家小姐未回家族前,竟然是郑鹏的婢女。
难怪郑鹏对她这么上心。
高力士有些奇怪地说:”既然两人这么有缘,郑监军的才学品德名满天下,也算是名士,那位崔家的长辈,就没想到成全一对有缘人?“
“哈哈哈,名倒是有名,不过是风流名比才名的名气还大,平康坊第一点花手在大唐可是声名不小。”李隆基忍俊不禁地笑道。
“那是,现在不少说书评唱的,还把郑监军的风流韵事编到故事里,什么百花争鹏、夜敲花魁门、夜戏美女、一首情诗夺芳心等等,听这些的比听三国的还多,嘿嘿。”高力士在一旁幸灾乐祸地说。
一旁的郑鹏听到,一脸黑线,张张嘴说什么,可什么都没说。
带着男女关系的桃色新闻,无论古今都很受欢迎,在大唐也不例外,很多人在说自己听来的故事时,喜欢加一些自己的“见解”进去,这样一来,很多事越传越玄乎。
“陛下,微臣年少轻浮,是做了一些荒唐事,可很多是他们杜撰出来的。”郑鹏有些委屈地说。
很少看到郑鹏这般郁闷的样子,李隆基和高力士对视一眼,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郑鹏却笑不出,偏偏又不敢反驳,有点像受气的小媳妇。
李隆基笑罢,看到郑鹏一脸郁闷的样子,不由有些同情起来:“郑爱卿,不如你换一个别的要求吧。”
听了郑鹏的故事,李隆基已隐隐猜到郑鹏冒死上战场的原因,本以为他是情场浪子,没料到他原是痴情种子,一个贪图享乐、市侩圆滑的人主动申请上战场,这需要多大的决心和勇气,被召回时,不顾身上的伤,披星赶月回来,应是想找机会上门提亲,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心爱的人快要嫁作他人妇的噩耗。
郑鹏摇摇头,有些心灰意冷地说:“谢皇上,微臣没别的要求了。“
对做官的兴致一般,像田地、店铺、宝玉这一类,有钱就能做到,以郑鹏的赚钱能力,还真不缺。
想赏不赏不出了,李隆基第一次碰到这件事,虽说贵为天子,这时也有一些莫名的尴尬。
高力士在一旁劝道:”郑监军,陛下是天子,可有时也要顾全大局,博陵崔氏是名闻天下的望族,陛下很为难,纡尊降贵做月老,要是成带算了,要是不成,有损天子的颜面,若天下人笑话,若是强行下旨,有可能引起天下士族反感,你这是在为难陛下啊。“
月老?
这是让天子做媒人?
李隆基和高力士面面相觑,一时都不知说些什么好。
想过郑鹏要升官、要田地、勋爵等条件,就是没想去郑鹏会提出让自己当月老。
天子当月老,这不是变相要求自己赐婚?
很快,李隆基嘴边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把手里的茶杯轻轻放下,饶有兴趣地问道:“不知哪家女子,让郑爱卿如此上心?”
对上位者而言,不怕手下太能干,而是怕手下没弱点,换作普通人,肯定追求荣华富贵,郑鹏倒好,把别人梦寐以求的机会,放在女人身上。
好色就是郑鹏最大的弱点。
李隆基也没马上同意,而是先询问过再回应,免得郑鹏又刚才那样,张嘴就要一个卫大将军,这让李隆基有些尴尬,好像自己在吹牛皮。
高力士有些不解,他很看好郑鹏,甚至多次暗中出手相助,可他怎么也没想到,郑鹏会提这么一个条件。
男子汉大丈夫,只要有名利,何愁没有美女,郑鹏这次是看上哪家的闺女,竟然要天子做媒?
郑鹏行了个礼,一脸正色地说:”博陵崔氏之女崔绿姝。“
又是五姓女。
一听到博陵崔氏,李隆基心中感叹,七族五姓早就不复以前的辉煌,可天下的士族仍以娶七族五姓女为荣,娶到女姓女,好像就沾到五姓的荥光一样。
还以为郑鹏看中哪位公主或郡主呢?
“郑爱卿文武双全,品学兼优,这次提亲必成一段佳话,这个月老朕”
话还没说完,高力士好像想起什么,连忙打断道:“陛下,老奴也听说,这位崔绿姝是博陵崔源失散多年的孙女,才貌双全,与郑监军倒是年龄相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