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的亲卫被文丑的威势所慑,下意识的向后退了两步。
文丑意识到自己杀气外露,转过身,看着远处,想了好一会儿,咬咬牙,用尽量温和的语气说道:“好,一切全凭公衡作主。”又走到聚集起来的大车前,四下张望了一下,挑了一件华丽的锦衣,一柄镶满金饰的短刀,塞到那亲卫手中。亲卫不敢收,文丑强迫他收下,说道:“别客气,反正拿回去也是便宜了那些汝颍人。”
亲卫会意,千恩万谢,上马走了。
文丑叹了一口气,眼神中多了几分落寞。他怏怏地坐在大车上,仰面躺倒,闭上了眼睛。
——
刘和生在官宦世家,来往的也都是大大小小的世家,深谙和世家相处之道。他很清楚,没有徐州世家的支持,他不可能控制徐州,而没有袁绍的允许,他也不可能在徐州立足。
他需要中间人。下邳陈家是个合适的人选,但是还不够。他随即又把淳于琼纳入考虑范围。
淳于琼是颍川人,是袁绍的死党,比陈家更适合在袁绍面前进言。他本人是徐州人,所以不可能担任徐州刺史,不如将这个机会让给淳于琼。袁谭掌兖州,袁熙掌青州,由淳于琼这个亲信掌徐州,应该能得到袁绍的认可。
在总结战事经过,论功行赏时,刘和将首功让给了淳于琼,并将最大的一份战利品给了他。
淳于琼很惊讶,不明白刘和这是什么意思。他们不久前因为行动方案有分歧,相处得并不愉快,这一战他只是策应,连主攻的任务都没捞着,功劳既不如刘和这个主将,也不如文丑——文丑追击笮融得手,不管是俘虏还是战利品都是最多的。
坐在一旁的荀谌目光闪了闪,抬起眼皮,看向刘和,刘和正好也在看他,目光交汇片刻,两人不约而同的笑了笑,又默契地把目光挪了开去。
文丑策马飞奔,眼睛死死的盯着远处逃窜的笮融,眼神中充满渴望。
这是一个机会。他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累世官宦的人脉,没有经学传承,他唯一能凭借的就是一身武艺和儿时祖父传授的骑战兵法。斩杀笮融,他就是首功,将分到最多的战利品。有了战利品,他就能笼络部下,提升士气,为下一次立功打下基础。
统领一千乌桓骑兵,随刘和征战豫州,是他的机缘。而支持刘和,不惜与淳于琼、荀湛发生冲突,是他最明智的选择。汝颍人自视太高,连审配、沮授那样的河北名士都看入眼,更不可能看得起他。刘和虽然也是东海大族,出身高贵,但他年轻,又不是袁绍亲信,需要人支持,这个机会就落在他文丑的身上。
笮融的身影越来越近,但溃兵也越来多,严重阻碍了文丑的速度。他提矛接连刺杀两人,又策马撞飞一人,眼前却还是黑压压的人群。文丑急了,喝令传令兵。
“吹号!”
传令兵举起牛角,运足了气,却没等到更多的指示,他疑惑地看向文丑。文丑没听到号角声,转头一看,气得大骂。“当然是冲锋号,都这时候了,难道还会撤退?”
传令兵被骂得有点冤,却不敢反驳,只得用力吹响号角。
号角声一响,散在四处的骑兵纷纷拨转马头,重新向文丑聚扰。文丑马前的溃兵听到号角声,吓得肝胆俱裂。他们已经跑得气喘吁吁,无法再跑,生怕被骑兵追上,干脆跑向大路两侧的田野。
片刻之间,大道上空了一大半。文丑策马猛追,凭借精湛的骑术,穿过路上随处可见的车辆和马匹,赶到笮融身后。笮融听到马蹄声急,号角声越来越响,知道追兵接近,大声叫道:“挡住他,他是恶魔,挡住他就能成佛,升入极乐世界。”
数十名骑士听状,纷纷勒住坐骑,向文丑冲了过去。
文丑毫不在意。他已经见识过笮融的亲卫骑士的能力。这些人很勇敢,甚至可以说是悍不畏死,但武艺实在太差,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他双手持矛杀入人群,连挑七人,来到笮融身后,一声长笑,长矛探出,正中笮融后心,又从笮融前心刺出。
笮融当场气绝。